伏羲大模型 提前15天預測天氣
熱門話題
今年9月1日復旦大學在光華樓前大草坪,舉辦近20年來首次戶外開學典禮,此前三天,上海雨水不斷,氣象報告也說當天有雨,但當時校長金力一句:「伏羲說,今天上海不下雨!」照常舉辦,果然,當天陽光普照,來自80個國家地區1.6萬餘新生齊聚。幕後推手正是上海科學智慧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浩清教授」漆遠,推動可以人工智慧助力解決次季節和極端天氣預測難題的「伏羲氣候氣象大模型」。
澎湃新聞之前報導稱,「伏羲」融合人工智慧技術與氣候氣象科學,是行業內首個次季節氣候大模型。隨着人工智慧風潮席捲全球,天氣與氣候預報系統正加入這場技術變革影響的行業之中,外界也期待人工智慧可助力解決和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問題。
今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在杜拜舉行。12月8日下午在杜拜世博城COP28綠區中國館,發佈由上海科學智慧研究院、復旦大學和中國國家氣候中心聯合研發的伏羲次季節大模型。與現有國際權威模型相比,伏羲次季節大模型的預報精度更準、預報週期更長、運行速度提升千倍。
漆遠說,近年來世界氣候變化領域呈現一個數據高度積累趨勢,很有利於研發人工智慧技術在其中產生作用。
2023年11月中旬發表在《自然》(Nature)上的研究顯示,由人工智慧驅動的伏羲氣候氣象大模型,可以提前15天預測全球天氣變化,比如氣溫、風速和氣壓等天氣參數。該模型的預報精度優於被譽爲「黃金標準」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生成結果的速度也比傳統模型快千倍。
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進一步優化伏羲氣候氣象大模型,終於推出預測週期長達45天之久的伏羲次季節大模型。相較於伏羲中短期模型,三倍的預測週期時長充滿變數。於是,伏羲大模型先把隨機採樣引入與ChatGPT類似的Transformer架構,再透過集合預報反映次季節預測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