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幸福6關鍵!收入、健康不重要?人們傾向透過社會互動增添幸福感
圖/freepik
影響幸福的六大因素
幸福經濟學最基本的發現就是,決定幸福的最重要因素是社會因素,而非物質因素。人類畢竟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關於金錢,在超過某個點之後,我們所關心的是自身在同儕中的排行,而非錢能買到什麼東西。
那麼,決定幸福與否還有哪些因素呢?大多數的因素我們都能料想得到,例如理查.萊亞德在他書中所列的七大因素:家庭關係、財務狀況、工作、社區和朋友、健康、個人自由,以及個人價值觀。除了健康和收入,其他因素都和人際關係的品質有關。
生活滿意度對幸福感來說更爲重要
幸福經濟學的另一位傑出人物約翰.哈利維爾(John F. Helliwell)其研究也曾得出類似的結論。哈利維爾自稱是「亞里斯多德的研究助手」,因爲亞里斯多德很早就鑽研幸福的涵義和如何實現幸福。他強調及時的快樂或痛苦,與更深層的痛苦和滿足感之間的區別,就在於「生活滿意度對幸福感來說更爲重要」。
他認爲更深層的滿足並非來自於感覺良好,而是從事有益的事,像是培養和保持良好習慣,平衡自己的生活,並加深與他人的關係。
感到幸福六大原因
亞里斯多德的先見之明在現代得到了證實。哈利維爾和同事們研究一個名爲「世界價值觀調查」的龐大資料庫,對一百五十多個國家的人民的生活滿意度進行分析,他們發現,覺得幸福的人中,有四分之三可以用下列的六大原因來概括:
一、社會支持:
遇到困難時有人可以幫忙。
二、慷慨:
爲人慷慨,且周遭的人也同樣慷慨時更容易覺得幸福。
三、信任:
腐敗和不信任的社會對生活滿意度非常有害。
四、自由:
有充分的自由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
五、收入良好。
六、健康的平均壽命。
看看這個清單,你會發現這六個因素中有四個和社會的互動有關。其中最重要的是社會支持,它和另外三個因素共同構成了所謂的「關係項目」。正如聯合國於二○一五年〈全球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所提及,生活滿意度和人際關係關係密切,這種情況在所有對生活滿意度數據的分析中多半都會出現,與空間和時間差異無關。
人們更傾向社會支持,而不是更健康
心理學實驗也得出相同的結論。研究顯示,如果必須做出選擇,人們應該會選擇擁有更多的社會支持,而不是更健康。因爲即使健康欠佳,但較多的社會支持和社會互動會讓人更幸福。此外,雖然收入也很重要,但正如我們看到的,收入高並不一定幸福,尤其是當別人跟你一樣富有或比你更富有時。
義大利的經濟學家查看了二十七個國家(主要是已開發國家)的資料後發現,國民收入增加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只維持了短短几年,之後人們就會適應收入增加這件事。
從長遠來看,經濟增長對幸福的影響最終會徹底消失。相比起來,羣體成員關係變得更密切,以及社會互動其他方面的改善,雖然短時間內僅會使滿意度稍有提高,但從長遠來看,生活滿意度會提高很多。這顯示社會關係效應是逐漸累積的、持久的。
努力賺更多錢,只會讓你保持原來的滿意度,但培養信任、感情和其他形式的社會支持,纔會使你幸福銀行的戶頭越存越多。
真正的財富是社會性的,而不是物質性的
從另一個層面看,社會支持對減輕財務危機造成的痛苦也會有很大幫助。信任和相互支持度高的國家,比社會關係薄弱的國家能更好地度過經濟大蕭條。困難中相互團結能減輕嚴重的社會或經濟衰退造成的影響,很多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人和英國人對此都記憶猶新。真正的財富是社會性的,而不是物質性的。
《大人的幸福學: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 圖/時報出版
本文摘自《AIFIAN》,原文爲:《大人的幸福學: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 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2022/06/21時報出版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