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石化業景氣冷 碳排反增
碳費明年開徵,鋼鐵、石化業卻難減碳。圖爲高雄林園工業區。(本報資料照片)
根據環境部公佈事業碳排放量資訊,即便去年各廠直接、間接碳排放相較2022年各減少4%,但細看個別工廠,近年景氣不佳、產能過剩的鋼鐵、石化業碳排不減反增,其中臺塑石化在雲林縣的麥寮一廠碳排增加最多,中龍鋼鐵的增幅則是排名第6。
目前需執行碳盤查的行業別爲發電業、鋼鐵業、石油煉製業、水泥業、半導體業、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以及全廠直接及間接排放達2.5萬公噸的製造業。
環境部統計,去年應碳盤查對象共553廠,相較2022年增加3廠,去年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共214.5百萬公噸,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共54.6百萬公噸,前者排放量均較2022年減少3.9%、後者減少4%。
細看各廠碳排,環境部「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臺」資料顯示,臺塑石化麥寮一廠2023年碳排量,相較2022年增加93萬1964.751公噸,是碳排增幅第1名的工廠;臺積電各廠2023年碳排比起2022年,增加33萬2281.94公噸,其中有3廠的增幅排名前10;中龍鋼鐵碳排放則增加24萬5666.056公噸,增幅排名第6名。
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環境部目前列管碳排放2.5萬噸以上事業,要求每年申報碳排放量,可能因爲業績、擴廠出現增加或減少,是很正常的現象,重點是降低整體排放量,未來也會逐步往下列管,要求1萬噸或5000噸以上事業也需碳盤查。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補充,目前除了考慮擴大碳盤查對象,也正在討論降低製造業碳盤查門檻,不過降幅仍在討論中,最快明年1月預告草案。
臺塑化主管表示,首先,2022年有新冠疫情,基期低;第二、當臺電缺電時,會由臺塑火力電廠支援,穩定國內供電。現正斥資逾1300億元,推動燃煤改燃氣的麥寮電廠,有助減碳。
中龍鋼鐵指出,鋼鐵業的煤並非燃料,而是用在鍊鐵的冶金煤,目前全球鋼鐵業持續朝鋼方向研究,爲減碳,已在2022年1月成立「節能減碳及碳中和推動小組」,設定短、中、長期減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