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拱白菜”執念,平淡看待高考後的成長

街談

高考前夕,曾經說要拱大城市“白菜”的衡中畢業生張錫峰接受媒體採訪。張錫峰表示現在他非常迷茫,對選擇的計算機專業很後悔。如今一晃到了大三,又面臨是否考研的選擇,他直言厭倦了應試。

2021年,張錫峰在《超級演說家》因爲“我就是一隻來自鄉下的‘土豬’,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裡的白菜”的言論,引發不少的討論。有說這種表達太粗鄙,有說這樣的理想不夠高級,張錫峰因爲這個言論火了。不出意外的話,這段言論會伴隨他很長一段時間,媒體會跟蹤他的成長經歷。在大學就讀多年,如今成長得如何,對於“去大城市拱白菜”這樣的理想,是否發生了變化。這些問題都很吸引人,當然構成了一個很好的故事,因爲類似的觀點很有代表性,而他的成長經歷、觀念變化自然也會受到解讀。

現在張錫峰是否還有“去大城市拱白菜”的執念?相信在高校就讀多年後,他的心態會平和很多,這種想法也會逐漸得到修正。當然,設身處地地想,這並不意味着當年的那個張錫峰,就真的會讓他感到羞恥。農村的孩子立志去大城市工作和生活,張錫峰演說中通過略顯粗鄙的表達,把這種想法說了出來,可能這樣的人生理想有些庸俗,甚至可以說已經過時,只有在三四十年前這種理想纔會得到認同——曾幾何時,路遙的小說激勵的一代人,講的何嘗不是一個去城裡拱白菜的故事。放在現在,這樣的想法顯得格局不大,甚至可以說反映了認知上的某些短板。

可換位思考的話,也不難理解,現實中還有很多考生,他們只想着通過上大學來換一種活法,城市就是他們遙不可及的夢想。這是他們的生活環境、成長經歷所決定的,你無法苛責,相反多少會理解他們的處境。

並非每個考生都有廣闊的視野,只有看多了外面的世界,或者有幸受到周圍高人的點撥,纔會對自己有着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很多考生都沒有這樣的便利,他們的高中生活相對封閉,來不及瞭解外面的世界,只是一門心思花在做題上,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要求他們在認知上高常人一等,實在是強人所難。想必很多過來人都會記得,高考後分數公佈,填報志願的時候一頭霧水,面對自己從未見過的那些專業不知所措,自己的興趣是什麼,那些專業代表着怎樣的未來,以我個人的體會,那是人生第一次真正感到迷茫。

很多人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即高考就是自己的人生巔峰。高考後躊躇滿志,但當真正去到大學,發現大學生活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美好,甚至所學的專業也非自己所喜愛,這個時候大學就逐漸被祛魅。同樣,當你進入就業市場,也要調整心態,大學未必是好工作的通行證,那是一個截然不同的競技場,必須爲此做好充分的準備。

現實中有多少人,自己所讀的大學,成了日後唯一能夠炫耀的資本。如果要實現新的成就,尤其對於來自農村的孩子,進入大學後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因爲高考分數是會騙人的,並不能完全反映一個人的能力。張錫峰說厭倦了應試,是否說明他存在這種情緒?對此我們不得而知,但作爲個案,他的成長經歷以及現在的困惑,對於很多人來說的確是一種提醒。

張錫峰的人生當然還有着無限可能,上面這些分析只是一種友善的嘮叨——切勿以爲讀了大學剩餘的人生就有了保障,即便你來自名校,“去大城市拱白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放下這種執念,平淡看待高考後的發展,更有利於個人的成長。

□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