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港史館「登入大港」 設計港都100問

位於蓬萊商港區的高雄港港史館建築於1916年,紅磚式建築在港口倉庫羣中相當顯眼,曾躲過二戰戰火轟炸,歷經逾百年的歲月洗禮,並於2003年公告爲歷史建物。(楊舒婷攝)

入場以實體打卡通關的機制,讓民衆可以拿着精心設計的「登港證」體驗入港登船的感覺。(楊舒婷攝)

「100+資訊中心」設計了關於高雄港的100個問題與解答。(楊舒婷攝)

爲了配合「臺灣設計設計臺灣」系列活動,歷經百年歲月的「高雄港港史館」也加入活動,以遊客中心的概念將港史館規畫成提供民衆解答、瞭解高雄港的場域,並介紹有關港都相關歷史。入場以實體打卡通關的機制,讓民衆可以拿着精心設計的「登港證」體驗入港登船的感覺。

位於蓬萊商港區的高雄港港史館建築於1916年,紅磚式建築在港口倉庫羣中相當顯眼,曾躲過二戰戰火轟炸,歷經逾百年的歲月洗禮,並於2003年公告爲歷史建物。

此次的「登入大港」活動,是將港史館假想爲遊客中心的概念,進入前以設計團隊設計的登港證,用實體的方式讓民衆打卡入場。展場內總共設計了5個展區,以「100+資訊中心」設計了關於高雄港的100個問題與解答,另外「2031年未來萬國博覽會」的設計是向1931年的高雄展覽會致敬,並創作出6幅海報想像2031年的生態、移動、貿易、物產、永續、影像等樣貌。

還有「K.PORT時光廊」、「KPORT Rebranding」與「大港啜飲室」的三個展場設計,都是描述港都樣貌,將港都特色描寫製作出來,讓觀展民衆可以深入瞭解高雄港的歷史脈絡與繁華風貌。

高雄市副市長史哲表示,高雄港港史館本身就爲「港史」,歷經稅務、關務等服務據點。這些文史的場域遍佈哈瑪星,透過文博會的移師高雄,讓文博會能夠與在地歷史做結合。

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總經理王錦榮表示,很高興有這次的場域能夠跟設計展結合,這次用高雄與高雄港的發展,利用的元素來說故事,讓民衆能瞭解歷史的脈絡,相信未來能有更多元的合作,並把高雄港市的發展和未來在國際上發光發亮。

高雄市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訴說歷史大多蘊含艱深文字、年代資訊,帶來了距離感,但此次策展,透過資訊設計,將龐雜的資訊視覺化,結合多媒體、攝影、插畫、立體展示以及聲音等多元藝術創作,讓大家看見歷史展覽無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