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鼠蹊部流膿包尿布上班 揭怪病真相竟是「汗腺炎」

50歲的翁姓工程師,大約7年前發現鼠蹊部和股溝冒出2到3顆「痘痘」,後來從點延伸成線,更出現分泌物,輾轉求診才診斷爲化膿性汗腺炎。(本報資料照)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領先亞洲各國,發表《化膿性汗腺炎臨牀診療共識建議》,建議同時評估手術及藥物治療。(王家瑜攝)

50歲的翁姓工程師,大約7年前發現鼠蹊部和股溝冒出2到3顆「痘痘」,後來從點延伸成線,更出現腫脹、分泌物,輾轉求診,在大腸直腸科診斷爲肛門廔管,沒想到手術後疼痛更劇烈,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甚至包尿布上班,更一度懷疑人生,直到1年多前自己上網找線索,終於證實困擾多年的怪病是「化膿性汗腺炎」。

化膿性汗腺炎是一種慢性的發炎性毛囊疾病。臺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說,病竈通常發生在腋下、肛門周圍、會陰部、女性乳下等特定部位,嚴重時會不斷滲出膿血,產生異味,甚至形成皮膚廔管,就像下水道一樣互相聯通,輕輕擠壓就引爆周邊膿皰破裂、滲出膿液。

韓國歌手李洪基最近自曝病史,從國中開始罹患化膿性汗腺炎,迄今18年,不僅隨身攜帶10件內褲,更因爲病竈疼痛,不得已中斷工作或取消演唱會,被認爲是耍大牌卻有苦難言。蔡呈芳指出,化膿性汗腺炎不會傳染,但長期反覆發作讓病人坐立難安、心情鬱卒,還會有社交問題,因爲擔心旁人聞到膿幹掉之後的臭味,甚至會用香水遮蓋臭味。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臺大醫院皮膚科醫師廖怡華指出,化膿性汗腺炎平均被延誤診斷7.2年,病識感低、不易確診是目前兩大困境。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領先亞洲各國,發表《化膿性汗腺炎臨牀診療共識建議》,建議同時評估手術及藥物治療;針對中重度病友,若接受全身系統性抗生素治療12周後未達預期效果,則應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治療。

病友翁先生分享,約7年前發現鼠蹊部和股溝冒出2到3顆「痘痘」,陸續在皮膚科、外科、泌尿科「流浪」都沒有得到確切診斷,後來病竈更從點延伸到線,於是被轉診到大腸直腸科,診斷爲肛門廔管,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手術,沒想到術後更痛,「很懷疑人生能不能走下去!」

翁先生說,病竈嚴重時面積有如3個手掌大,橫跨鼠蹊部和股溝,腫痛、流血和組織液多到將衣褲浸溼,不得不穿紙尿褲,幾乎失去好好坐着和行走的能力。後來他自己上網找線索,進一步找醫師確診,透過手術和生物製劑治療,總算穩定病情,重拾正常生活。

蔡呈芳提醒,化膿性汗腺炎容易和青春痘混淆,青春痘通常長在臉部、臀部和背部,而化膿性汗腺炎常發生在身體皺褶、經常摩擦的部位。如半年內反覆出現痘痘狀膿皰超過3次,就會高度懷疑是化膿性汗腺炎,且須注意有惡性風險,可能轉化爲麟狀細胞癌,應就醫尋求診斷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