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發力公益紀錄片 讓品牌更有溫度

證券時報記者 陳書玉

舟大者任重,馬駿者遠馳。

近期,公募基金視頻號中,越來越多的公益故事被展現出來。真實、鮮活的點滴,使得這些故事引發了許多人的共情,也讓品牌變得更有溫度。

中國公募基金行業已然走到了26年,在堅守初心、代客理財的同時,也在實踐着公益慈善、回報社會,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公募發力公益紀錄片

不同於基金投教和投資科普類內容展現的客觀理性,公募基金參與公益活動路上的故事顯得更加溫情感性。故事中令人感動的一面,讓投資者隨之共情,公募品牌變得更有溫度。

近日,景順長城基金視頻號發佈了一條短視頻《大“山”的來信》,記錄了在收到遠方同學們的集體來信後,景順長城公益志願者團隊赴雲南元陽回信旅途中的點點滴滴。“孩子們的笑容,充滿了真摯和熱情”,感染了每一位志願者,他們也爲這些孩子送去了高考前的真摯祝福。據悉,2022年起,景順長城與杉樹公益基金會合作,參與“杉樹高中生助學計劃”,成立“景順長城杉樹班”,爲貧困高中生提供3年的生活資助,幫助有夢想的學子推開大學的門窗。

興證全球基金團隊翻越了中國沙漠、高原、邊境……10400多公里,拍攝了一組系列紀錄片《看見與被看見》,記錄了6位公益人的故事,展現了平凡人的溫情。其中《看見·新生》篇,講述了一位早年在琉璃光藏醫院藏醫班求學的女生,學成之後成爲醫生,守護新生兒的故事。“我學到了知識,去幫助了很多人,也去迎接了很多小生命。”醫生從自己的視角,看見了當地百姓的生活和認知,因藏醫班和藏醫院而改變。據悉,2008年,佐欽琉璃光慈善醫院與四川省藏文學校合作,創辦藏醫班。同年,興證全球基金開始爲德格藏醫學校學生、志願者、教師提供補助,資助購置基本設備、校舍擴建以及提供中醫培訓交流等服務。

2023年,中歐基金推出講述專業人士故事的紀錄片欄目《種時光的人》,其中第二期主角徐福貴是一位致力於推動品格教育的老師,從教40餘年,在陪伴一批又一批學生成才的時光中,他通過專業的教學實踐將品格教育理念融入“撿回珍珠”的公益項目中。中歐基金也參與了這個公益項目,中歐基金真心公益基金會的理事長於嵐表示,希望通過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攜手更多專業公益機構,用真誠之心傳遞善意,以求真務實的態度,盡力做好一些實事,讓更多人感受到溫暖和幸福。

多舉措保證規範化運作

紀錄片中展現的公益故事背後,是整個公募基金行業對公益事業的持續深耕。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公募基金行業社會責任報告(2023)》顯示,公募行業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在抗疫救災、普及鄉村教育、提供公益服務,助力實現共同富裕方面持續推進,行業已成立17家公益慈善基金會和16只專項公益慈善基金,自成立以來已累計對外捐贈6.54億元,近3年累計捐贈總額3.01億元。

各基金管理人聚焦不同領域,從多方面開展慈善公益行動,踐行社會責任。如興證全球基金的公益計劃以“牽手”爲主題,目前公益版圖覆蓋教育、人文、健康、環境四個方面。其中,“牽手教育”是公司首要關注的公益領域,據悉,興證全球基金自2006年啓動“大山有愛”助學助教計劃,已在公益領域開展17年的探索和嘗試。

匯添富基金公益事業涉及教育助學、金融公益、鄉村振興、社區公益、愛國擁軍、應急救災等多個領域。其中,在鄉村振興方面,積極參加雲南、青海、內蒙古等地產業、教育和養老助老幫扶等項目,深化東西部協作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國泰基金於2007年發起“紅蠟燭公益扶貧計劃”,致力於改變貧困地區的教學環境和學習條件,推動中國欠發達地區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近年來,爲貫徹國家“三農”工作重點由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轉移的新決策、新部署,“紅蠟燭公益計劃”更多參與到鄉村振興項目中,助力共同富裕。

在機制保障和專業運作上,公募基金如何規範化開展公益項目?目前來看,多家公募基金均選擇與專業的公益機構合作,以確保公益資金的透明和高效運作。

興證全球基金認爲,公募基金在公益事業方面的優勢主要是爲公益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爲公益組織慈善資產提供保值增值管理以及向公益組織輸出企業管理的經驗。而在具體的公益項目執行中,要非常重視與專業的公益夥伴合作,因爲他們是最接近受助人,最瞭解他們需求的,而且還有多元的公益方向和專業的公益項目管理經驗等優勢,可以彌補商業組織在公益項目管理上缺人力、缺經驗的不足。

國泰基金表示,公募基金開展公益項目,機制保障和專業運作上,可設立基金會或專項資金,明確運作的的決策機制、決策主體等制度框架。公募基金可藉助發展成熟、在公益領域具備認可度與影響力的社會公益組織的力量,積極開展合作,同時積累運作公益項目的有益經驗。

踐行社會責任

將ESG理念融入實踐

當前,在我國實施“雙碳”戰略背景之下,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發展理念加速普及,以公募基金爲代表的資管行業在ESG投資領域不斷開拓發展。慈善公益作爲ES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爲公募基金踐行ESG理念的良好實踐。

一個具體的實踐例子是,爲探索可持續慈善理念,興證全球基金創新性地打造了可持續的“公益資金池”。2008年4月30日,興證全球基金成立了境內首隻社會責任基金——興全社會責任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該基金每年從基金管理費收入中計提一定比例用於公益支出,穩定公益資金來源。目前,興證全球基金旗下3只基金——興全社會責任、興全社會價值、興證全球可持續投資每年的管理費收入中均被提取一定比例用於公益支出。此外,從2016年起,興證全球基金還發起成立社會責任專戶產品,通過金融機構的專業能力爲公益組織的慈善資產實現保值增值,同時還會在合同中約定把產品的投資收益按一定比例計提入“專項資金”,用於大學獎教金、互聯網鄉村教育等多個公益項目。

對於如何提高公益效能,興證全球基金表示,首先,優選公益夥伴,提升執行效能,在公益夥伴選擇中要進行充分的盡調和嚴格的准入評估;在合作信任的基礎上,傾向於跟公益組織開展長期合作,在公益合作伙伴中間穿針引線,共享對於公益組織的合作經驗、信用評估、項目分析和資源等,打通公益組織和捐贈機構之間的信任和溝通壁壘,降低公益執行成本。其次,聯動政府部門,提升項目實施有效性。鼓勵公益組織主動與當地相關政府部門交流,讓其參與公益項目的選擇、評估,有利於讓公益項目獲得認可和資金配套支持,同時在公益項目後期執行中獲得行政督導,讓公益效用最大化,並讓公益項目獲得可持續發展和改進的可能。

中歐基金總經理劉建平認爲,公募基金是普惠金融的最佳載體,生來就帶有社會責任屬性。在努力爲投資者創造長期投資收益的同時,希望在同仁的共同努力之下,爲社會公益事業盡一點綿薄之力。

“做公益和投資一樣,也非常需要做時間的朋友。”在過去開展公益的十幾年裡,興證全球基金深刻地感受到了公益在時間中的力量。未來會繼續結合自身專業能力維護持有人利益,盡力把慈善項目做得更純粹、更務實,“我們一直堅信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的一段話——永遠不要懷疑一小羣有思想、負責任的公民和企業可以改變世界。實際上,這也是唯一曾改變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