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圈“變天”,三季度末規模排名揭曉!(附全部排名)

公募機構最新規模出爐!

而這可能是過去三年來公募非貨規模排名變化最大的一個季度。

據據WIND資訊對已披露基金三季報的統計(數據截至10月25日晚上七點整)。

公募非貨管理規模前十名的機構依次爲: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嘉實基金、南方基金、富國基金、博時基金、華泰柏瑞、招商基金、匯添富基金。

頭部座次不僅出現了逆襲者,而且更出現了實力型的“黑馬”,這與9月份權益市場爆發的行情有着緊密關聯。

與此同時,前二十、前四十名也出現了“滄海桑田”的變化。

前十強“激烈變動”

公募機構的非貨規模前十強,是每個報告期最受關注的名單。

能進入這個名單,預示着公司躋身一線陣營行列,在規模、產品、人員、技術等方面都有了領跑行業的能量。

也因爲此,大多數時候,公募機構的前十強是很少變化的。

但這個規律不適應今年3季度。根據WIND統計,截至今年9月30日第一至第十名依次爲: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嘉實基金、南方基金、富國基金、博時基金、華泰柏瑞、招商基金、匯添富基金(下圖)。

其中,易方達、華夏、廣發依舊包攬前三名,前三名中較大的變化是華夏基金的非貨管理規模正式突破一萬億元大關。

除此以外,前十名榜單中,有兩家公司座次上升的很“生猛”。

其一是南方基金,這家公募長期以來“不聲不響”,卻在三季度成爲“攪局者”,座次從二季度第八位,直升至最新的第五位,季度環比增幅高達20%。

其二是華泰柏瑞基金,這家機構直接從“闖入”前十強,將老牌機構擠出了十強榜單,這讓頭部陣營的競逐更加白熱化。

具體來看:華泰柏瑞的非貨規模環比高達55%,這個增幅十分驚人,得益於這家機構麾下寬基股指ETF的增長。尤其是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在這輪行情中規模增長有力。

前二十強“滄海桑田”

市場的起伏,同時也影響了公募行業第11位-20位的排名情況。

據WIND,“第二梯隊”最新座次依次爲:鵬華基金、景順長城、工銀瑞信、國泰基金、天弘基金、華安基金、永贏基金、中銀基金、中歐基金、興全基金。

此次排名中,景順長城和工銀瑞信基金的座次,與上一個季度相同,且均有小幅度的規模增長。

國泰基金從第15位上升至第14位,規模增幅達到7個百分點。

這個梯隊中,規模增幅最高的是中歐基金,達到10個百分點,座次從此前的第21位提升至如今的第19位。

“腰部”陣營也有亮色

公募基金非貨排名第21位-30位的機構依次爲:交銀基金、平安基金、銀華基金、建信基金、興業基金、大成基金、國壽安保基金、上銀基金、萬家基金、國投瑞銀基金。

這個排名位次中,明顯的增長亮點是大成基金,環比增幅達到10%。

此外,上銀基金增幅達到7%,後者此前處於第31位,此次升至第28位。

牛市行情對頭部機構影響更大

回看今年三季度公募的總量,還可以發現一些規律。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行業總計有48家公募的非貨規模超過千億元,數量與二季度末持平。

再來看另一個規模線——500億元大關。數據顯示:最新非貨規模站上500億元的機構數量爲72家,而上一個季度末機構數量爲73家。

由此可見,9月的權益市場的大爆發,對於頭部機構的規模增長“立竿見影”,但對於中小規模公募的實質性“催化”較少。

指數基金和債券基金成變化“導火索”

2024年3季報,對於公募行業而言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隱喻”。此前,已經基本穩固各陣營排名出現了巨大的變動,這種變動會否持續演繹?

從具體案例看,有兩類基金成爲了基金公司排名變化的“鑰匙”。

第一把“鑰匙”是股票指數基金,前二十大公募機構中名次穩固或出現躍升的公司旗下都有大部頭的指數基金。

無論是易方達、華夏還是南方、華泰柏瑞,抑或是國泰基金,指數基金的強勢表現,帶動規模超越同行增長,帶來了排名的提升。

第二把“鑰匙”是偏債基金,尤其是偏債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畢竟是“強者的遊戲”,對於中小管理公司而言,能否募集、管理好偏債基金,穩定住資產的“基本盤”也非常重要。

不過,強調上述兩類品種的“作用”的同時,不應淡化主動權益(偏股)基金等產品的規模潛力。

從業績角度看,經歷了此前三年的熊市考驗後,主動偏股基金的業績正在復甦,不少產品可能處在規模、策略和管理人較良性的組合之中。

後者羣體中,也正孕育着未來可以給投資者提供超額收益的潛力品種。

附下圖:2024年三季度末公募非貨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