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REITs發行量已達1343億,還可以這樣擴底層資產、引耐心資本
中國公募REITs開市三年多以來,進一步完善成熟,但整體而言我國REITs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如何優化完善各項機制成爲市場各方關注和熱議的方向。
在9月26日召開的中國REITs發展2024年會上,上海市委金融辦副主任陶昌盛認爲,更好發揮REITs產融結合的特點,需要持續豐富REITs市場產品體系、完善REITs市場生態體系、優化REITs市場發展環境。
近年來,隨着公募REITs配套政策和工作指引的持續完善,底層資產類型不斷豐富,囊括了高速公路、產業園區、倉儲物流等多種基礎設施類型。同時,公募REITs爲居民多元化財富配置提供了投資標的,拓寬了投資者選擇範圍。
截至今年9月初,我國公募REITs的發行數量達到45支,總規模達1343.3億元。目前,已上市的公募REITs中,有6只持有位於上海的底層資產,涵蓋產業園區、保障性租賃住房和消費等多種類型。
“下一步,可根據國計民生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在保租房、綠色低碳、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開發更多REITs創新產品。”陶昌盛同時稱,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金融法制建設,建立符合REITs特點的發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等制度安排,以加強消費者宣教和保護,確保市場健康發展。
對上海市來說,推進基礎設施REITs既是穩投資、穩增長的重要舉措,也是完善上海金融體系建設、提升國際金融中心能級的重要一環。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國忠稱,“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推進力度,結合上海城市發展的實際和特點,持續做好基礎設施REITs各項工作,推動更多優質項目發行上市,爲人民城市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更有力的支撐。同時,我們也將按照國家安排部署,在養老、旅遊等領域發行REITs進行探索。”
隨着近幾年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盤活存量資產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何發揮REITs在消化存量房產中的獨特作用,也頗受市場關注。
“當務之急是着力培育REITs的底層資產,雖然從2020年開始試點,我們在資產選擇、評估,REITs的定價、交易、發行,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探索,也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操作經驗。但REITs發展現在面臨最大的制約因素是缺乏合格的底層資產。後端做得很好,但前端做得不夠。”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其光稱。
對於如何擴大底層資產?張其光稱,是否可以允許在同一城市、同一類型的資產合併計算、打包上市,來滿足底層資產要求的10億元資產規模要求;能否放寬3年盈利要求,因爲資產形成還沒有3年,能否將3年改成1年,以擴大底層資產範圍,讓更多的資產符合合規要求。
另外,“資產能否市場化定價,讓投資者用腳投票。防止股票市場出現的一級市場定價過高,擠壓了二級市場的發展空間。”張其光認爲,這樣可以使REITs的發行和交易市場平穩地銜接過渡,既使資產能發出去,二級市場交易又能穩定,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
公募REITs也吸引了“耐心資本”的參與。據瞭解,截至2024年上半年,保險機構在所有非原始權益人戰配投資者中的參與規模佔比最高,約爲20%左右,參與過戰配的保險機構共34家,按認購規模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泰康資產、國壽投資、平安保險。網下投資者中,保險機構佔比超過30%,參與網下的保險機構共24家,包括新華資產、人保資產、泰康資產等。
“在保險資金等耐心資本積極參與REITs市場建設的同時,也需要REITs市場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治理機制。從我們的投資實踐來看,我國公募REIT市場還存在一些不足。”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原董事長楊明生稱,一是市場規模有限,產品流動性不足;二是優質資產不足;三是市場研究能力略顯不足。
對此,楊明生建議,加快REITs市場規模擴容。一方面,在推進常態化發行的同時,鼓勵REITs產品通過擴募壯大,簡化REITs擴募流程,提升REIT擴募效率,提升擴募階段外部借款的槓桿率上限,把存量REITs做大做強,形成對標藍籌股的藍籌REITs產品,提升產品影響力。另一方面,進一步對底層資產的業態範圍進行擴容。儘管我國公募REITs已覆蓋的業態範圍較爲豐富,但仍可以加速推動更多傳統和新興業態資產上市,如傳統辦公、酒店、數據中心等。
在提升耐心資本參與REITs市場積極性方面,楊明生稱,目前,部分保險公司投資公募REITs產品受償付能力約束較大,如投資REITs的風險因子仍然較高,建議進一步解決相應資金投資的痛點和難點,提升其投資意願;同時,建議給予重要的戰略投資者更多的參與權和知情權,如允許參與發行定價、基金決策委員會、顧問委員會或設置觀察席位,提升戰略投資人蔘與投資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