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長短期論者對後續通膨壓力的解讀

工商社論

美國公佈的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下13年來最大升幅,達到驚人的年增5.4%,而最新公佈的7月份CPI年增率依然維持在高檔的5.4%,高於原先預期的5.3%。相較於消費端物價漲幅的持平,美國躉售端物價漲幅卻出現升溫。剛公佈的美國7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增1%,與去年同期相較則大漲7.8%,創近11年新高,扣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PPI月增1%,連續第二個月創歷史新高,顯示商品成本居高不下與供應鏈瓶頸,持續對美國企業帶來龐大的通膨壓力。也難怪美國總統拜登11日宣示打擊通膨的決心,拜登說,美國經濟雖恢復動能,但每個家庭仍感受到通膨升溫的痛苦,因此他宣佈一系列打擊通膨的措施,希望減輕所有美國家庭的負擔。

除了航運價格漲翻天外,美國一些店家及品牌網站也開始貼出漲價通知,一時之間,通貨膨脹成爲大街小巷的熱門話題。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認爲這只是短期現象,「隨着暫時性的供應鏈瓶頸消退,通膨預計將朝着長期目標回落」,經濟大師克魯曼也說「像是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一時打滑」。這次通膨壓力究竟是短期現象還是難以避免的長期趨勢引發熱烈討論。

事實上,全球經濟已經20年沒有看見通膨問題,利率維持低檔,經濟一片繁榮,「通膨已死」的樂觀看法甚囂塵上。專家認爲這幾十年低通膨美好時光主要是奠基於摩爾定律所帶動的生產力上升、全球自由貿易風潮及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低勞動成本。某些國家政府甚至感受到物價下跌所造成的通縮壓力,希望透過低利率及寬鬆政策誘發消費,此類措施也造成近年來金融產品(如股票)及不動產價格上漲。

短期論者認爲,由於疫情造成勞工無法正常出勤或局部地區封閉,導致礦區開採不順、零件生產短缺及港口壅堵,使各項產品的供應發生短缺與價格暫時上漲,但只要供應鏈瓶頸問題獲得解決,價格也將能隨之回穩,如先前暴漲的木材近期正在放緩,債券市場近期殖利率下滑也顯示通膨預期已有舒緩。

長期論者則認爲,中國大陸的低廉勞動力不再;且全球供應鏈重組,美歐等國將「戰略自主權」列入考量,避免過度依賴進口;另海運業先前多年不景氣導致資本支出不足,國際海運組織積極推動減碳計劃及全球方興未艾的再生能源與循環經濟行動,這些都會長期提高產品的生產成本,進而轉嫁到售價上。

1970~1980年間是美國遭受通膨襲擊最嚴重的時代,當時的通膨率在5%至15%間遊走。專家表示,這段期間所學到最大的教訓是─通膨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它通常會持續多年,且是由一連串錯誤政策所造成。儘管有越戰與石油危機等外部因素,但政府的貨幣發行量沒有節制纔是根本原因。一直到伏克爾(Paul Volcker)出任聯準會主席才結束這場夢魘,他嚴格控制貨幣供給,並將利率拉高到20%水準,此舉雖付出二次景氣衰退的代價,卡特總統也因而連任失利,但通膨的氣燄總算被控制住。

此後人們對通膨的成因越來越瞭解,經濟學家傅利曼說「通貨膨脹永遠都是一種貨幣現象」,90年代後開始有設定通膨目標的概念,2%的年通膨率普遍被認爲是難以避免且適宜的,「世界經濟需要這樣的興奮劑,就像人們有時需要一些酒精、咖啡或尼古丁」,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評論道。

有人認爲當今與1970年代通膨有些相似,都是價格上漲、貨幣供應與公共支出聯袂增加,但專家認爲兩者並不能相提並論。1970年代的通膨大爆發是從60年代後期數年醞釀而成,而目前的通膨上升僅算是復甦開始的健康跡象,因復甦初期經常會伴隨通膨微幅跳升。美國財政部長葉倫預期今年平均通膨可能攀達3%,並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下降至2%。爲應對潛在的通膨危機,美國聯準會暗示將於今年稍晚開始縮減購債規模,升息時點也將由2024年提早到2023年。「我們正密切觀察情勢,有必要時會嘗試解決出現的問題」,葉倫說。

對於一般普羅大衆,巴菲特也提出幾個對抗通膨的良心建議,一是投資自己,「如果你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外科醫生甚至是最好的律師,你就能從國家經濟分到一塊餅,貨幣價值的變化就不太重要」;另一是投資出色的企業,「無論貨幣市值出現什麼變化,傑出的企業永遠都會有需求,因爲人們願意爲他們喜歡的東西付費」;此外,低成本且有效分散風險的指數基金也在他推薦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