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落實性別平等的社會責任與機遇
工商社論》
每年的3月8日是大家早已熟知的國際婦女節。節日當天,一般人也就應景式的,向遇到的女性道一聲「祝婦女節快樂」。但是,今年的婦女節,透過媒體報導,卻似乎釋放出一些有異於往昔的特殊訊息,既值得正視,更值得反思。
先是資誠會計事務所(PWC)於婦女節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7日發佈的「2022全球女性工作者指數報告」,就明白指出,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已導致女性失業率的提升,以及勞動參與率的下降。「報告」引述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統計,在疫情發生後,OECD約33個成員國的總失業女性勞工數較疫情前增約510萬人,參與勞動力市場的女性則減少了520萬人。同時從全球的統計數字來看,全球女性的失業率已提高到7%,較前一年度增加1個百分點;而勞參率則下降1個百分點至69%。顯示出全球的性別工作平等進展,迄今已倒退至少兩年以上。
緊接着,美國花旗集團所發佈的最新報告,則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有關性別落差的議題。該報告指出,根據數據顯示,創投資金流向女性創業者的比例嚴重偏低,以美國爲例,2021年全美僅有20.1%的創投資金,是由女性創立的公司取得。然而,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的報告指出,女性創辦的新創公司,平均每籌資1美元,就可以有78美分的營收,這項數值遠高於男性創辦人企業的31美分。
根據女男不同性別在創業投資經營績效的明顯差異,花旗集團的報告因而強調,如果能夠縮短創業投資的性別落差,將有助於帶動整體經濟的成長。而如果能夠達到平等,則估計全球GDP將因而增加多達2兆美元;同時還能創造2.88億至4.33億個就業機會。
除了資誠和花旗分別從全球視野,針對就業和創業的不同領域,探討有關性別不平等所帶來的不公和缺失之外。掌握國際婦女節的時間契機,在臺灣,則有包括婦女新知、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等51個團體與工會,於3月7日召開記者會,期盼勞動部修法訂出「有薪的」家庭照顧假。讓家庭主婦有更大的意願及誘因,投入包括擔負生育、養育、教育,以及對身心障礙及高齡家人的照顧之責,進而緩解臺灣目前所面臨人口結構快速步入高齡化與少子化社會的衝擊和國安危機。
檢視在今年國際婦女節前後,包括資誠和花旗等國際級經貿財會機構,不約而同發佈各自相關領域所存在的性別落差議題,以及凸顯延續已逾兩年的疫情衝擊,不只沒有緩解既有的性別落差,在整體的性別工作平等課題上,甚至還出現倒退嚕的現象。爲期能藉國際婦女節的特殊時機,引發世人的重視,客觀而言,也可算是用心良苦。
同樣的,在臺灣選擇在婦女節前夕,提出「有薪家庭照顧假」修法倡議的相關社會團體,其用心良苦自然也不遑多讓。不過,主管官署勞動部在第一時間所做的迴應,僅說明勞動部曾針對此一議題,邀請勞僱團體、專家學者及直轄市政府開會研商,至今未獲致共識;卻未迴應將會積極溝通予以早日落實,是否將使倡議方陷入更大的焦慮與失落感?至少相較於前二者報告所着眼的全球視野與課題,形同曝露出我們臺灣在國際視野上有意無意的已陷入自我疏離甚至迴避的迴圈卻不自知!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與思考,如果說連一向以獲取利益極大化爲經營考量的花旗和資誠,也都開始關切性別平等的議題,容或也可以解讀爲是該兩單位的經營治理理念,已經把當前國際間最熱門的ESG(環境永續、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予以內化和落實。如是這般,透過跨國ESG企業「以大帶小」的效應,也許將可爲落實性別平等,從理念倡議,逐步進階的達到共創雙贏、多贏的美麗新境界。
而在這種不可逆的潮流趨勢下,臺灣的ESG進程能否跟上國際的腳步?而且不只是營利事業必須念茲在茲、身體力行,ESG的落實,同樣也是包括政府公部門,以及衆多的營利、非營利社團及組織,都必需同行纔可以致遠的課題。如果缺乏這樣的視野高度,儘管在過去兩年的疫情期間,臺灣在經濟上獲至V型復甦的短期效益,但是並不能保證在ESG的越野賽程中,臺灣就一定能夠脫穎而出。如何把握機遇?如何拿捏分寸?好戲仍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