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題材話劇:承載與記錄國家發展輝煌成就

舞臺藝術衆家議

原標題:

工業題材話劇:承載與記錄國家發展輝煌成就

工業題材話劇不僅需要創作者具備深厚的工業知識,還需要其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實地調研,才能真實再現工業生產場景和工人生活狀態。這些因素都增加了工業題材話劇的創作難度和投入成本。因此,工業題材話劇目前在所有話劇類型中佔比依然較小,還期待更多優秀作品涌現出來。

工業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全局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爲文藝創作領域中的一個獨特分支,工業題材話劇不僅承載着反映國家經濟發展輝煌成就的使命,還深刻地體現了時代背景下文藝與現實之間緊密相連的關係。然而,由於工業題材話劇不僅需要創作者具備深厚的工業知識,還需要其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實地調研,才能真實再現工業生產場景和工人生活狀態。這些因素都增加了工業題材話劇的創作難度和投入成本。

回望中國話劇史,曾有不少工業題材佳作,如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茅盾的《清明前後》、夏衍的《考驗》、杜印的《在新事物的面前》,八十年代崔德志的《報春花》等。但在當代,工業題材話劇在所有話劇類型中佔比依然較小,還期待更多優秀作品涌現出來。

工業題材話劇要想煥發新生,就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注重當代表達。這意味着在創作過程中,需要敏銳地捕捉時代的變化發展,將新的工業發展態勢和工人的生活呈現在舞臺上。

在近年的創作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創作者通過塑造幾代工人的形象,講述中國工人對於工匠精神的堅守與傳承,展現中國工業的奮進崛起。例如,《追夢雲天》通過中國民航製造業的發展變遷,展現了中國民航製造業老、中、青三代人追尋“大飛機夢”的心路歷程。《工匠世家》直面國企改革中的現實難題,通過東北某國企三代工匠的故事,反映了他們在經歷困境時的拼搏與堅守。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工業題材話劇應充分體現人物性格豐富性、複雜性,避免簡單化、同質化,作品才能經得起時間和觀衆檢驗。而且,因爲題材的專業性,工業題材話劇的創作者必須對要表現的工業和工人生活熟稔於心,塑造質感逼真的人物工作環境,避免出現情節誇張、場面熱鬧但缺少工人真實生產生活情境的劇作。

《爐火照天地》通過現實與回憶結合,勾連起整個鋼鐵廠的歷史。在歐洲留學八年後回國參加科研論壇的陳鋼,來到他小時候生活多年的鋼鐵廠,卻看到9號高爐關停。此後,全劇在他和妻子鐵梅、師傅鍾寧生、母親肖焰珍等人的回憶中繼續展開,並不斷與現實交織。這樣的創作手法既串聯起人物之間的關係,也讓觀衆看到了歷史上馬鞍山鋼鐵廠的輝煌,營造了多維的敘事空間,拓展了話劇表現的時空,體現了創作者對鋼鐵廠的歷史、運作流程、術語的熟悉,並將它們自如地運用到創作中。

近年來,我國在工業領域攻堅克難,突破多項“卡脖子”技術,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新成就。這些也被戲劇工作者展現在工業題材話劇創作中。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交通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跨海集羣工程,話劇《龍騰伶仃洋》選取人工島上臺風搶險、工程船上困苦煎熬、籌建團隊“十三太保”、大橋海底隧道接合等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典型事件、人物和情節,展現出港珠澳大橋感人的建設事蹟。

此外,工業題材話劇應注重塑造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新工人羣體形象。這些人物與時代發展緊密相連,通過描摹他們在重大選擇或關鍵時刻的心理變化和成長曆程,可以展現新時代中國工人銳意進取的新面貌,彰顯我國工業大國形象。

《蒼穹之上》以航空工業爲背景,展現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在航空工業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劇中人物涉及飛機設計師、試飛員、工藝師等,劇作既注重呈現他們作爲高科技科研人員的一面,也注重刻畫他們現實生活中普通人的一面,講述他們在面臨個人情感、家庭矛盾等現實問題時的徘徊、選擇與堅守。

《多瑙河之波》是一部國際工業題材的話劇,劇中塑造了唐棟等性格鮮明的鋼廠建設者形象。唐棟誠實、守信,有着“溫良恭儉讓”的君子之風,藉助這個人物,新一代鋼鐵人運用新技術、新知識幹事創業的精神面貌得以展現。

從舞臺設計上,當代工業題材話劇還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等科技手段,重視舞臺場景的自如切換和聲、光、電的運用,用生動逼真的工業場景營造出濃厚的工業氛圍。例如,《大國工匠》運用了裸眼3D效果、多媒體投影等高科技,將焊工工人的勞動進行了舞蹈化處理,通過多時空轉換營造出獨特的舞臺效果,展現了工業題材戲劇的舞臺美術美學內涵。《多瑙河之波》以三塊大型屏幕與活動組合的樓梯裝置作爲基礎結構,結合劇情背景中的塞爾維亞風格元素,表現了不同場景和情節的變化。這種創新的舞臺設計不僅契合了工業題材話劇的劇情表達需要,還增強了觀衆的沉浸感和參與感。

工業題材話劇雖然在舞臺上顯得稀缺,但其獨特的魅力和深遠的意義不容忽視。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有理由相信,隨着創作者們的不斷探索和創新,工業題材話劇定能在當代舞臺上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爲記錄與頌揚中國工業現代化歷程的重要載體。

作者:毛夫國(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