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 Store都開不下去,這家平臺怎麼敢走這條路的??
注意看,這個男人把超1000種大模型接入,讓你可插拔無縫切換使用。
最近還上線了可視化的AI工作流:
給你一個直觀的拖放界面,拖拖、拉拉、拽拽,就能在無限畫布上編排自己個兒的Workflow。
正所謂兵貴神速,量子位聽說,這個AI Workflow上線不到48小時,就已經有用戶配出了100多個節點的個人工作流。
不賣關子,今天要聊的就是LLMOps公司Dify,及其CEO張路宇。
張路宇也是Dify的創始人。
投身創業前,有11年的互聯網從業經驗。搞產品設計,懂項目管理,也對SaaS有點自己的獨到見解。
後來他還在騰訊雲CODING DevOps團隊負責產品和運營管理工作,服務超百萬開發者用戶的平臺產品。
投身創業後,Dify迅速在他和團隊的合力下成爲“開源LLM應用程序開發平臺”領域絕對的佼佼者,迄今在GitHub坐擁超22k星標。
這一次,藉着上新AI Workflow功能,我們專門找到張路宇,和這個幫20萬個AI應用接上大模型的男人聊了聊。
他說:
未來的編程,可能就是編flow。
不久前,AI大牛吳恩達發表了一個引發廣泛討論的觀點。他斷言,AI agent workflow將在今年推動人工智能取得巨大進步,甚至可能超過下一代基礎模型。
吳恩達視workflow爲一個重要趨勢,並呼籲所有從事AI工作的人都關注它。
於是Dify就趁熱打鐵地上線了AI workflow。(但其實Dify看到這個機會是在半年之前,這個我們待會說。)
正式上線後,它是醬嬸兒的:
核心是一個直觀的拖放界面。
用戶可以通過連接不同的節點,在一個無限的畫布上構建自己的Workflow。
沒錯,是“無限畫布”——目前版本允許不斷擴大可用節點的類型,且每個節點均可配置,用戶可以爲每個節點定義輸入和輸出,確保workflow的工作邏輯和數據流動符合預期。
也就是說,你既可以端到端地測試你的Workflows,也可以單獨測試每個節點,快速定位問題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核心節點被優先支持,包括:
此外,AI workflow支持DSL的導入導出,張路宇稱其爲“最酷的功能之一”。
簡單來說,用戶可以導出自己的workflows,然後導入到其它工作區,讓Workflows來去自如,同時還能根據需要再次自定義它們。
並且workflow中可以利用Dify平臺的全部能力,用戶已經設置好檢索方案的知識庫、平臺提供的第一方豐富工具、自定義的工具等,都能作爲其中一個節點能力編排。
可以說是和Dify生態無縫適配了。
AI Workflow上線後,Dify就有了兩種應用模式。
一種是Workflow,一種則是傳統的Chatflow。
“絕大多數用戶會使用傳統的Chatbot類型,它背後沒有複雜的邏輯,基本上依靠接入的大模型的自我運作。”張路宇解釋道,相比之下,Workflow會強大很多,但這不代表不能用Workflow做出聊天機器人。
這下就明瞭了,“workflow”雖然翻譯爲工作流,但其實代表的是Dify背後的運作機制。
而Dify之所以朝這樣一個方向進化,原因是團隊有自己的“信仰”。
據瞭解,Dify的下一步規劃,是上線RAG的Pipeline,以及prompt的協同範式。
那麼,不斷給自己打補丁的Dify,到底把哪些羣體視爲自己的用戶和潛在用戶?
“假設全中國有1000萬名開發者,其中有50萬人現在有能力去創作、去影響別人,大模型對他們有天然的吸引力;剩下的人需要時間去理解和接納新事物。”
有價值的、有留存的、能充分產品化的,在自己行業或技能有豐富技能的人——張路宇這麼來“界定”Dify服務的主要用戶羣體,並稱其爲“真正的我們認爲的專業的開發者,或者說這個有極具創造力的創新者”。
這部分羣體,在所有人羣中佔比不超過10%。
所以,張路宇也坦白,DIfy一直做的事是降低工具的使用門檻,但門檻不會低到沒有。
Dify更不會把使用門檻降爲零。
我們還聊到了功能上線時間的選擇。
Dify上線AI Workflow的時間並不早,去年下半年起,藉着Agent概念大熱的東風,不少創業公司就已經上線了類似功能。
但Dify稱這個時間是主動選擇的時機,在GPTs上線前,團隊就對Workflow的機會有所洞察。
既想觀察模型側和產品側的動態,又要交付完整能力,不打沒有準備好的仗,“我們其實節奏故意放慢了一些。”
Dify有自己的節奏,大約和團隊對自我技術的評估有關係。
當被問及是否擔心大廠下場擠壓市場空間時,得到的答案是正面的三個字:不害怕。
他們的理由是這樣的:
一來,市場競爭似乎並沒有那麼緊迫與激烈。
去年5月Dify成立時,核心創始團隊一直擔心入場時間過晚,怕有團隊先聲奪人,“但事實是,沒有別的團隊做起來”。
二來,大廠往往是因爲看到市場上有這麼一個機會,供給推動,而選擇押注;Dify則是因爲看到切實需求才驅動研發。
不僅不怕大廠,Dify也不懼同類創業公司的力量。
張路宇表示,雖然有許許多多的現在這一波創業者,大多還是十年前的那一波創業者。這羣人身上的標籤,是在大廠進行過修煉。
“在打上大廠經歷標籤的同時,大廠部門之間寫作流程複雜等,也成爲了這些人固有的思維模版。”
同樣在大廠呆過的張路宇,稱自己是“大廠叛逆者”,標榜着自己的離經叛道——
這和創業一樣,需要接受風險。
創業有風險,下場需謹慎,好在有一些令張路宇高興的事情。
他說,過去一年最興奮的事情,就是有特別多的年輕人在涌入這個行業,有無數頂尖學校的應屆生願意投身到裡面來。
這羣人不缺好的機會,畢業後輕鬆能拿下500強或大廠的高職級,但現在願意拿非常少的錢來做大模型相關的事情。
“在以前,我們如果想招聘這樣的人是很難的,甚至不知道從哪裡去找到這樣的簡歷,更別提說服他們來加入。”
“這樣的人在我們公司內部有很多嗎?”
“已經至少有1/3?但這個比例我認爲還不夠高,這些人應該成爲我們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