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滴血認親”,到底靠不靠譜?專家分析後,很多人直呼漲知識

提起親子鑑定,對於現代人來說太容易了。

只需要提供一滴血,藉助現代醫學技術,分分鐘就能得出結果。

但是對於古人來講,着實不易。但是聰明的古人,絕不會因此止步,他們經過研判和發現,提出了“滴血認親”的理論。

關於這一點,在古裝影視劇裡我們常常也會看到“滴血認親”的場景。

尤其是《甄嬛傳》,皇后咬定六阿哥是甄嬛和太醫溫實初所生,一場“滴血認親”的大戲將整部劇推到了高潮,也成爲深深印在每個人心底的場景。

那麼,關於古代這種“滴血認親”的親子鑑定,到底準不準?靠譜嗎?

據史書考究,古代滴血認親大約起源於三國時期,興起和流行了將近2000年。在不發達的古代,這種方法一直被奉爲圭臬,沒有人懷疑。

一般來講,古代的“滴血認親”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滴骨法:就是將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骸骨上,如果能夠滲入,則說明有血緣關係。

另一種是合血法:操作方式是將血滴在碗中,能夠融合的就是親生骨肉。《甄嬛傳》裡的“滴血認親”片段,採用的就是“合血法”。

宋朝時期,我國著名的法醫學家宋慈,就曾在著作《洗冤集錄》裡,記載了“滴骨法”的親子鑑定法:

按現代法醫學理論分析,滴骨驗親缺乏科學依據。

因爲骨骼無論保存在露天還是埋藏在泥裡,經過較長時間,軟組織都會經過腐敗完全溶解消失。這時候,滴入任何人的血液,都會被浸入。

而如果骨骼未乾枯,結構完整、表面還存有軟組織時,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不會發生浸入的現象。

由此,首先“滴骨法”的鑑定,原本就是錯誤的,因古人的認知有限,連宋慈也犯了錯誤。

那麼,“合血法”呢?有沒有道理?專家研究指出,合血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離科學結論還是有很大的距離。

合血法背後的原理,是不同個體的血液中,化學成分會有所差異,成分相同的會相溶,不同的則不相溶。簡單地說:就是同型血相容,異型血凝集。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血型通常分爲A型、B型、AB型和O型四種。

其中有些型又被細分爲純合型與雜合型,如A型可細分爲AA和AO型;B型可分爲BB或BO。

這時候,只要兩個人的血型一致,基本上都是可以相融的。通常來講,子女之血型來自於父母,所以會出現相融的現象,但是離準確的親子鑑定還相去甚遠。

與此同時,合血法,還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當盛水的器皿溫度比較高的時候,血在水壓的壓迫下就會非常容易裂開,肉眼望去,就是融合的表現。而水溫非常低的時候,血液滴進去就會迅速凝結,當然不會融合在一起了。

讀者們,關於“古代滴血認親”的說法,大家有怎樣看法呢?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