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ETF兩日“吸金”362億元 A股企穩信號何時出現?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易妍君 廣州報道

1月6日,A股繼續震盪下行,上證指數盤中一度跌破3200點。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下跌0.14%,報3206.92點,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了0.12%、0.09%,全天市場成交額降至1.1萬億元以下。

此前活躍的大消費板塊走向分化,零售、酒類指數領跌,醫藥、資源板塊則逆勢走強。當天,Wind製藥、摩托車、鋼鐵、基本金屬指數均漲超1%。

值得關注的是,市場下跌過程中,機構資金或借道股票ETF進場佈局。

據Wind統計,1月2日—3日,已上市股票ETF共計獲得362.14億元淨流入。其中,滬深300ETF、中證1000ETF、科創50ETF、創業板ETF、中證500ETF“吸金”顯著。

當前,市場比較關注的是,近期,投資者情緒發生了哪些變化?市場的調整到了哪個階段,何時才能企穩?

股票ETF兩日“吸金”362億元

2025年開年,A股連續下跌。1月2日—3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累計下跌了4.19%、4.97%、5.87%。

結合上週A股的表現,民生證券策略研究牟一凌團隊指出,自2024年9月24日開始的“大逆轉”行情已經進入回吐期。

1月6日,A股繼續縮量調整,全部A股成交額10712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減少了2109.94億元,爲2024年10月以來最低值。

大消費板塊的表現依舊較弱,1月6日,除了軟飲料、家用電器板塊略有上漲,其他主要板塊普遍下跌,如Wind餐飲旅遊、酒類、零售指數分別下跌了1.68%、2.69%、3.54%。

製藥、摩托車、鋼鐵、基本金屬領漲各大行業板塊,但漲幅較弱,分別上漲了1.75%、1.69%、1.07%、1.06%。

不過,相比前兩個交易日,市場也有一些積極的變化:6日,A股市場上有2900多隻個股下跌,近2300只個股上漲,上漲公司家數明顯增加;90多隻個股跌停,略高於漲停個股數量,兩者之間的差距縮小;上證指數的日K線呈現“十字星”形態。

業內人士指出,在下跌趨勢中,縮量“十字星”意味着空方的力量有所減弱,多方開始嘗試反擊。但由於成交縮量,這種平衡或許比較脆弱。

另外一個積極因素是,機構資金正在入場。

有媒體報道稱,2025年首周,社保、保險等長線資金持續流入,券商、量化等境內專業機構和外資也在積極佈局,在1月2日、3日市場大跌情況下逆市增持數百億元,重點買入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興成長行業。

而從流向股票ETF的資金看,1月2日—3日,已上市股票ETF共吸引了362.14億元資金流入,這種上百億的資金體量通常是由機構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9·24行情中表現強勢的行業及小盤風格,近期的跌幅較大。

民生證券策略研究牟一凌團隊分析,從上週(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3日)開始,市場交易熱度持續下行,兩融活躍度同步趨弱,遊資成交額佔全部A股/上榜標的本身比重進一步回落。此外,退市新規也在上週正式實施,潛在退市風險公司佔行業內總公司數量比重較高的行業,回撤幅度也相對較大:對退市風險的擔憂可能給小盤股帶來更大的下行壓力。

“由於突然的大幅殺跌,導致部分融資資金賣出,近幾個交易日,融資餘額下降明顯,也是近期小盤股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排排網財富研究員卜益力表示。

謹防融資盤風險

當前,投資者情緒成爲影響市場走勢的關鍵變量。

而導致近期市場連續調整的因素之一,即爲投資者交易情緒的降溫。

從融資資金角度看,華西證券策略團隊指出,2024年12月23日至2025年1月2日,兩市融資餘額淨流出280億元,爲“9·24”行情以來首次明顯流出。而在此前,融資資金是A股市場重要的邊際增量資金,2024年9月24日—12月20日期間淨買入規模超過5000億元,指向近期指數的調整使得個人投資者風險偏好受到了一定影響。

“但與此同時,IPO募集資金規模仍處於單月100億元下方,股東淨減持未出現顯著擴大,表明嚴監管導向下對A股市場流動性形成‘呵護’。”該團隊分析。

同時,機構資金的態度也有變化。卜益力告訴記者,近期高股息板塊和國債相對強勢,也說明機構整體是偏保守的。

民生證券策略團隊的測算印證了“投資者情緒走弱”這一判斷。

據該團隊測算,上週(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3日),個人投資情緒衝頂後回落,機構投資情緒繼續下行。“這種投資者情緒組合意味着市場階段或偏弱走勢。值得注意的是,當下個人情緒與機構情緒同時走弱,這種狀態下或是市場較艱難的時刻;對於未來而言,若個人情緒繼續下行且機構情緒同樣無法企穩,市場或仍有下行空間。”該團隊指出。

就行業板塊而言,上述團隊指出,上週個人投資者對商貿零售、家電、非銀、食品飲料、建材、軍工等板塊的相對關注度上升較明顯,對化工、機械、電力及公用事業、計算機、煤炭、交運等板塊的相對關注度下降較明顯;商貿零售、化工、建材、機械等板塊的相對關注度處於80%歷史分位數以上。

卜益力提醒,目前,融資餘額依然處於相對高位,而牛市信仰遭遇考驗,後續還是要謹防殺融資盤帶來的風險。因此,除非後續政策面或基本面有明顯改觀,否則2025年1月份都應該謹慎爲主。

在卜益力看來,導致市場情緒走低的因素可能包括:基本面數據不達預期、匯率貶值、政策空窗期、業績預告臨近、資金擔心關稅問題等等。

除了投資者情緒的影響,近期A股的調整或與機構調倉需求有關。

“歲末年初跨過考覈窗口期有調倉的需求、春節前實體企業的流動性需求較大導致節前日曆效應普遍偏弱等。”天風證券策略團隊在分析影響A股的微觀結構因素時提到。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胡墨晗解釋,機構投資者對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面對短期市場的不確定性,出於謹慎的考慮,在年末階段傾向於選擇適度減倉,以降低潛在風險敞口,確保資金安全。散戶投資者在市場連續下跌的背景下,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出現恐慌性跟風拋售的現象。兩融資金在市場下跌過程中面臨較大的平倉壓力,部分高槓杆的融資融券賬戶可能因股價下跌而觸發平倉線,被迫進行平倉操作,從而加劇市場的下跌壓力。

市場何時企穩?

從投資者結構的視角來看,牟一凌團隊認爲,兩融資金不出現大幅流出且交易活躍度能夠穩住,或是A股市場企穩的必要條件:9.24行情的一大特徵是市場參與者迅速由北上資金轉向以兩融資金爲代表的趨勢交易者,期間公募基金並未顯著加倉,這意味着當前籌碼在投資者中的分佈要更爲分散。

“這使得以兩融資金爲代表的趨勢交易者對市場的邊際影響力可能會更大,而過去一週兩融餘額已出現邊際回落,但是離9.24啓動前尚有距離,考慮到個人投資者和遊資不會受到市場穩定政策的限制,仍然是後續市場調整過程中的不安定因素。”該團隊談道。

不過,也有機構認爲,市場在3200點附近存在較強支撐。

在財信證券分析師黃紅衛看來,目前A股市場下方即將臨近支撐位。他指出,2024年國慶節後,上證指數在10月17、18日前後最低迴落至3150—3200點附近,隨後市場再度震盪走強,市場在該位置存在較強支撐。目前上證指數已接近3200點,預計後續市場有望迎來止跌企穩。

從估值端看,黃紅衛分析,截至2025年1月日,萬得全A市盈率(TTM)估值爲17.72倍,低於近十年的歷史61.35%時期,萬得全A市淨率估值爲1.51倍,低於近十年的歷史87.83%時期。從市淨率估值來看,指數再次臨近“二級底部”附近,對應市淨率估值低於近十年的歷史90%左右時期,增加了近期指數止跌企穩的概率。

“短期在技術面、海外因素等擾動因素消退後,後續市場走勢仍將取決於政策面及經濟基本面。”黃紅衛強調。

黃紅衛進一步分析,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預計2025年增量政策仍有進一步出臺預期,爲經濟邊際改善及資本市場穩中向好提供支撐,A股市場在中長期仍具備逢低配置的價值。

另外,華西證券策略團隊指出,市場縮量調整後,上證指數來到3200點附近,距離10月以來的箱體震盪區間下沿僅有不到2%的空間,滬深300指數已接近10月以來低點,在這個階段不應過於悲觀。

“一方面,隨着十年期國債利率下行,滬深300風險溢價走高至6.4%,位於近三年均值向上一倍標準差附近,指數估值有支撐;另一方面,國內對衝性的穩增長政策進一步發力可期,風險偏好有修復空間。”該團隊進一步分析。

看好硬科技、內需消費

市場調整階段,機構資金的動向備受市場關注。

據壁虎資本基金經理陳雯觀察,當前機構資金和投資者,在投資情緒上更傾向於避險屬性強的紅利板塊。

另一方面,從上週流入股票ETF的資金動向看,滬深300ETF、中證1000ETF、中證A500ETF爲資金重點加倉方向。

例如,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中證1000ETF、華夏科創50ETF分別獲得41.31億元、31.52億元、30.04億元淨流入,爲區間淨流入額排名前三的股票ETF。同時,易方達創業板ETF、國泰中證A500ETF、國聯安半導體ETF、南方中證A500ETF、易方達科創板50ETF、嘉實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的淨流入也都超過10億元,在這7只ETF中,易方達創業板ETF的“吸金”規模最大,爲18.95億元。

在被問及近期的調倉動作時,陳雯告訴記者,“暫時沒有調整持倉結構。如果調倉,我們會傾向於有業績支撐的成長型科技公司,比如AI應用,消費電子、機器人等硬科技、全球產業方向的公司。”

展望2025年行情,胡墨晗表示,隨着積極政策的不斷落地實施,財政政策的持續加力,以及未來增量實質性政策的繼續推出,預計將驅動國內經濟持續復甦,進而驅動A股市場延續結構性向上行情。

“我們會根據市場的結構性變化進行鍼對性的調整。未來看好新質生產力中的績優成長方向,如AI+產業鏈、人形機器人、新一代通信技術。同時,看好內需消費、自主可控和併購重組主線。此外,對低PB、高股息等方向保持中長期看好。”胡墨晗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