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常勝軍從小養成? 企業家分享金錢教育秘訣
企業家認爲,正確的投資觀念要從小教起。(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爲了財富的累積,投資不可或缺,越早開始投資,勝算越大。至於如何才能培養孩子成爲投資市場的常勝軍,企業家強調,耐心和着眼於長期回報至關重要。
「失敗時學到的教訓,比成功時學到的教訓更有價值」,私募股權基金Strategic Brand Investments創辧人馬爾卡(Eric Malka)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採訪時直言,失敗的教訓彌足珍貴。
在創立私募股權基金之前,馬爾卡與妻子先是在1996年成立了The Art of Shaving,但公司在2009年被寶僑(Procter & Gamble)收購。從企業家轉變爲投資者後,他發現兩種身分的心態截然不同,投資人注重耐心和長期回報,而企業家往往着眼於短期計劃。
馬爾卡對14歲與16歲兒子的金錢教育着重於從頭開始學習。然而,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他的孩子輕信社羣媒體和朋友的投資資訊,自認能輕鬆賺錢,甚至期待每月獲得20%的回報,這讓他感到非常憂心。
爲了讓孩子從實戰中汲取教訓,馬爾卡讓他們使用自己的積蓄投資,結果他的兒子在交易貨幣期貨後損失了40%的投資。
新加坡財富平臺Endowus執行長Gregory Van對此深表認同。他和妻子育有8歲、6歲和3歲的孩子。他主張,當風險對孩子看似龐大,但實際上可能微不足道時,犯錯十分重要。畢竟成爲優秀投資者所需的情感力量和謙遜,需要個人自行培養。
Gregory Van巧妙利用孩子們的思維方式,詢問他們對於投資後續可能損失的想法,並引導他們選擇長遠獲利的投資。他問孩子,「如果我們投資100美元,但明年會下跌70美元,你的感受如何?」、「你願意今天花100美元買玩具,還是10年後當你16歲時變成200美元?」令他感到驚訝的是,孩子們非常理性,選擇追求延遲滿足。
房地產公司Flag Luxury Group總裁兼聯合創辦人卡納沃斯(Dayssi Olarte de Kanavos)認爲,及早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至關重要。她與丈夫給予3位上中學的孩子每人一筆「低風險」資金,讓他們選擇要投資的公司。孩子們選了蘋果、亞馬遜、Google和阿里巴巴,而其中2位孩子的表現不俗。
卡納沃斯建議讓孩子們解釋爲何想購買特定股票,因爲這「可以揭開投資的神秘面紗,使其成爲他們教育中令人興奮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儘管投資績效不一,但她表示,只要孩子們留在市場上,並繼續深思熟慮,她與丈夫就能每年增加他們的儲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