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餓一餓,真能更長壽?醫生:飢餓時,細胞會自己“吃掉”自己

“千萬別餓着自己了!”這是許多長輩最愛說的一句話。對於捱餓,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捱餓對身體不好...”

然而,隨着諸多研究的深入,人們赫然發現,原來相較於頓頓吃飽,適當餓一餓反而有很多好處。

自打退休以後,孔大爺的生活雖然過得很安逸但也有些單調,慢慢地他發現,自己每次吃完飯以後胃都有點不舒服,雖然也做了各種檢查,但就是沒查出什麼問題,這讓他十分苦惱。

某天散步時,他遇見鄰居老張,老張聽說他的困擾後笑了笑說:“你還不知道吧,不是每頓飯都要吃那麼飽,有時候餓一餓能讓你更健康,說不定還能多活20年呢!”

“餓一餓還能長壽?”孔大爺不可思議,有點不敢相信,總覺得這是謠言。

餓一餓,能多活20年?

相關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彼時美國國立衰老研究所和威斯康星大學以恆河猴爲對象展開了兩項獨立長期研究,研究顯示,每天進食量減少30%的猴子,最長壽命超過了該猴羣平均壽命20歲,且30歲後其外貌和行爲都沒有明顯衰老痕跡。

在諸多研究中,最知名的是CALERIE,這項長期跟蹤項目中,研究者對218名參與者進行爲期2年的熱量飲食限制,以及身體和心理監測,受試者需要再這2年內保持每天只吃身體所需75%的能量的食物,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七八分飽。

結果顯示,這些受試者不僅體重輕了,血糖好了,血脂也改善了,血壓降低了,激素水平更穩定了,情緒也更加穩定。

去年5月,權威醫學期刊《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重磅研究,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爲果蠅創造出飢餓感,隨後讓其接觸第一餐,而食物則分爲支鏈氨基酸含量低和含量高兩組。

結果發現,產生飢餓感的果蠅的壽命比普通組長了很多。在存活率相同的情況下,飢餓組的壽命平均約是正常組的1.5倍。

綜上所述,雖說餓一餓能多活20年有些誇張,但確實好處多多。

爲什麼適當餓一餓,對身體有好處?

以上結果,其實都可能和一種名叫“自噬”的細胞機制有關。當人體處於飢餓狀態時,這個機制就會被激活,幫助清除人體內的有害物質和受損細胞。

這個過程就像是幫人體進行一次大掃除,使人體內部環境保持清潔和健康。

相反的,當人體攝入過多食物時,這個清潔機制的工作效率就會大大降低,從而導致有害物質在體內蓄積,並增加患病風險。

雖說飢餓對身體有好處,但這裡的飢餓通常是指適當的飢餓,吃飯只吃七分飽,並不是完全斷食或者幾乎不吃飯,讓人陷入絕對的飢餓狀態。

首先,適當飢餓可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道蠕動,可改善便秘、消化不良等胃腸道問題。

其次,適當飢餓就意味着減少熱量攝入,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限制高糖、高脂的食物攝入,對保護心腦血管內皮有一定作用。另外,每餐只吃七分飽可提升胰島素敏感性,能改善2型糖尿病的病情。

適當餓一餓,可改善這三種病

①部分胃病

這些年來,我國胃病人數與日俱增,並且越來越趨於年輕化。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和日常飲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比如長期不規律飲食、暴飲暴食和重口味飲食等。

這些飲食方式對胃黏膜產生刺激,從而促使胃酸過度分泌,誘發消化不良和腹脹等症狀出現,嚴重時可誘發胃炎和胃潰瘍等胃部疾病。而適當餓一餓,可以很大程度避免此類問題導致的胃病出現或加劇。

②有些失眠

有些人晚上睡不着,常常失眠,這個時候是否考慮過是不是自己晚餐吃得太多了導致的失眠。因爲吃下去太多食物會刺激大腦神經細胞興奮,從而使人很難正常進入睡眠狀態,並導致失眠。

③大部分肥胖

很多肥胖的人說減肥太難了,有些人則經常在嘴上唸叨着“管住嘴、邁開腿”,卻從來不付諸於行動。如果你無法關注自己的嘴,沒有節制得進食,那麼就算每天再怎麼運動,也很難減肥。相反的,如果你能保證控制飲食,想不瘦下去都難。

到底怎樣纔算“適當飲食”?

①儘量慢慢吃

所謂慢慢吃,就是細嚼慢嚥,不要狼吞虎嚥。因爲我們的大腦感覺到飽,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如果吃得太快,會讓大腦反應滯後,當你感覺自己已經七八分飽時,這時很可能已經十分飽了。

②多吃高纖維食物

平時可以多吃一點高纖維食物,比如全穀物和蔬菜等。因爲纖維不但能讓人容易飽,減少過量進食,同時還能延長消化時間,讓人不那麼容易餓。

③每餐只吃七分飽

每餐吃得太多太飽,人往往是很難感受到飢餓的,建議每餐吃到七分飽即可,一定不要暴飲暴食或者過度飢餓,以免胃壁鬆弛和胃動力衰退。

④控制好三餐比例

一日三餐都不能落,可以按照早餐30%,午餐40%和晚餐30%來分配熱量。

如果你是初次嘗試“少吃”,那麼可以適當減少晚餐的熱量攝入,因爲晚餐和睡眠間隔時間比較短,吃多了不利於消化。

最後,儘量把家裡的碗碟換成小一點的,因爲如果你家的碗碟很大,那麼很容易就會讓你產生“自己只吃了一點點”的錯覺。換成小碗碟就不一樣了,你需要多盛幾次,不管是在視覺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會讓你覺得自己已經吃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