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美遇臺灣題 一中政策仍是基本框架

美國總統大選進倒數時刻,隨賀錦麗也首次迴應臺灣議題,讓國內對於美國兩位主要政黨總統候選人對臺灣態度有了初步認識,簡單說模糊中又帶着清晰,模糊的是新的白宮主人對臺政策要如何具體實踐,清晰的是美國的一中政策仍將是基本框架。

川普在選戰過程中頻頻打出中國牌,一下加徵關稅、一下要求兌現採購承諾,當進一步追問怎麼做時,川普就跟碰上臺灣題一樣,用模糊創造空間。

如果將「若中國大陸侵略臺灣就要轟炸北京」的說法,作爲川普對臺灣安全最直接的保證,就會發現,這源自華盛頓郵報引述曾聽聞川普在某場募款活動發言的消息,川普始終沒在公開場合這麼說。川普公開說的是,若臺灣沒有提高軍費,奢談美國保護;至於要不要做出保衛臺灣的承諾,川普直接拒答。

多數分析預料,賀錦麗若能上臺,對臺政策將延續拜登路線,她二○二二年說美國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做法,美國基於長期政策支持臺灣自我防衛。

川普的模糊在於他的決策圈子很小,且他對於外交一貫使用交易手段的風格;賀錦麗的模糊更像是美國長期試圖維持的戰略模糊,不過也可以說,賀錦麗目前就是緊抓關鍵字來避免自己失言,爲選戰開闢新的戰場。

然而,不管新任美國總統的對臺政策是模糊或清晰,賴清德總統主政下的兩岸關係緊張程度,較蔡政府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將成爲華府與臺北關係不可測的變數。此外,隨着臺美貿易關係深化,最新數據顯示臺灣對美出口再創新高,可預見的是,無論是關稅戰或供應鏈在地化,美國在經貿上對我的壓力絕對只增不減,這都是我方無法迴避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