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直擊|萬科:“一攬子方案”不是簡單做“減法”

觀點網 8月30日,萬科發佈2024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集團營業收入1427.8億元,同比下降2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虧損98.5億元,同比下降199.8%。基本每股虧損0.83元,同比下降198.6%。

在7月上旬萬科就給市場打過一支預防針,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爲虧損在70億元至90億元之間。

另一方面,萬科在上半年依然取得一系列進展,業務重整和化解風險的“一攬子方案”得到實施。

住宅低谷

近期房地產市場利好政策頻出,鬱亮也一如既往在業績會上談到對房地產市場的看法,他表示,新房的供給量仍然相對不足,供求關係改善爲市場走出低谷、重拾向上動力提供了條件。

就萬科自身而言,上半年實現銷售面積939.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7.6%,銷售金額1273.3億元,同比下降37.6%。

上半年開發業務結算收入1116.8億元,同比下降34.6%;結算面積879.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9.2%;開發業務的結算毛利率6.8%,同比下降13.5個百分點。

結合市場情況、結算毛利大幅下降,以及大宗交易等過程中多項目出現虧損,萬科中期對部分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1億元(含非並表項目計提1.7億元)。此外,針對部分應收款項計提信用減值損失21億元。

首席財務官韓慧華對此表示,公司今年結算的項目裡有一批是2021年雙集中期間拿的項目,高地價加上產品定位不適應需求變化,銷售期遇到市場下行,因此整體對利潤率的影響就會比較大。

2022年後主動投的52個項目,平均開盤週期爲5.7個月,較之前縮短4.1個月,現金流回正週期12個月左右,銷售毛利率平均在18%左右。到今年年底,這批貨值預計將去化80%。總體表現符合預期。韓慧華認爲,隨着這部分“熱水”逐漸結算,會對業績起到一定補充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萬科回款率突破100%,意味着其銷售回款不僅涵蓋收回的應收賬款,也進入順利盈利階段。儘管從半年度來看,經營活動(使用)/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51.76億元,但二季度經營性淨現金流已由負轉正。

在支出端,隨着交付高峰過去,經營端的新增支付壓力已下降。除工程款外,萬科其他方面的支出也隨着規模下降而相應減少。上半年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694.46億元,同比減少36.98%。

拿地方面,上半年累計獲取新項目3個,總地價10.2億元,權益地價總額僅7.8億元。

聯席總裁、開發經營本部首席合夥人張海也談到了萬科如今的“持家之道”,表示在成本提效方面“有更多的事情要自己動手做了”。

第一是要求採購人員直達產地掌握第一手信息,而不是坐在辦公室裡聽供應商報告。第二是住宅售價15000元和以下的,樣板間不能委託軟裝公司,”現在自己動手也是可以豐衣足食”;

第三是加強項目全週期全維度現金流精算。

一攬子方案

此前6月5日,萬科6億美元4.20%中期票據全數到期償付,至此,萬科蹚過了今年到期境外債關口。

截至上半年末,萬科有息負債合計3,312.7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爲23.3%。有息負債以中長期負債爲主。有息負債中,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1,019.5億元,佔比爲30.8%;一年以上有息負債2,293.2億元,佔比爲69.2%。截至報告期末,持有貨幣資金924億元。

截至中報披露之日,本年度萬科已完成73億元的境內公開債券和摺合約104億元的境外公開債券的償付,年內尚有9月到期的20億元境內公開債券待兌付,也就是最新市場消息中,萬科“具備足夠現金兌付”的那筆債。

但到了明年,萬科將迎來密集的債務償還期,累計債券到期規模爲215.9億元,涉及9只債券,其中上半年一季度、下半年8—12月均將有多隻債券集中到期。

另外,萬科明年5月還有一筆發行金額爲4.23億美元債到期,這筆美元債票面利率爲3.15%。綜上,萬科明年將有超過246億元的到期債務需要償還。

關於萬科集團全面化解潛在風險的“一攬子方案”,董秘朱旭在業績會上表示,上述計劃已取得積極進展。截至7月底,合併報表的有息負債加供應鏈融資合計較年初淨下降172億元,資產交易實現204億元(含印力的資產交易及REIT發行)。

其中,大宗交易是套取現金最爲直接的手段之一。首席運營官劉肖表示,萬科去年大宗交易總額174億元,今年1到7月份已完成204億元,大概31個項目,進一步上了一個臺階。未來4個月,大宗交易工作將按照既定路線繼續前行,當前有19個項目在談判過程中。

他表示,萬科在大宗交易上逐步形成兩方面優勢。

其一是大宗交易的主陣地或主戰場基本初步形成,也符合行業未來發展模式的退出渠道。

第二是逐漸歸納成4類投資者,建立鏈接和合作,包括境內外金融機構類投資者,、本地國企、各地產業投資者、資產配置的個人投資者。

兜售資產或許並非治本之策,萬科也強調,“一攬子方案”不是簡單做“減法”,還包括髮展方案,具體包括:積極推進綜合住區產品模塊研發創新,提升開發業務競爭力;確保投資兌現水平;實現長租公寓、物業服務等經營服務業務資產管理規模有質量增長,競爭力行業領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