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直擊 | 中國平安:不動產投資最壞時候已經過去

觀點網 在去年平安資管業務虧損207億引發市場圍觀後,經過半年時間,中國平安終於放出新的一份財報。

中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平安營收4950億元,同比微漲1.26%。實現歸母淨利潤746.19億元,同比增長6.8%;歸母營運利潤784.82億元,同比微降0.6%。同時,中國平安向股東派發中期股息每股現金人民幣0.93元。

其中,壽險及健康險、財產保險以及銀行三大核心業務保持增長,三項業務合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795.65億元,同比增長1.7%。

資產管理業務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1296億元,雖然較去年上半年減少8.2%,但和該業務去年全年的鉅額虧損相比,已屬來之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平安所有業務中,只有資產管理業務營運ROE(年化)取得同比提升,較去年上半年的2.4%增加至2.8%;其餘壽險及健康險業務、銀行業務、科技業務分別減少4.2、0.8和3個百分點,財產保險業務則持平。

據悉,中國平安主要通過平安證券、平安信託、平安融資租賃和平安資產管理等公司經營資產管理業務。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資產管理規模超7.6萬億元。

早年間,平安信託大部分底層資產與房地產深度綁定,中國平安先後投資華夏幸福、碧桂園、榮盛發展、融創、旭輝等房企,被戲稱爲中國最大“隱形地主”。

房地產行業陷入流動性危機後,該業務也隨之遭受重創。

財報發佈後的8月23日中午,中國平安召開2024年中期業績發佈會,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攜一衆高管出席。

會上,針對備受關注的不動產投資問題,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鄧斌表示,隨着政策不斷出臺,不動產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現在正處於調整期,底部已經形成。

此前5月的股東大會上,中國平安副總經理付欣也透露,公司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風險處於可控狀態,地產投資佔總投資的比例爲4.2%,與年初相比有所下降。

根據中報最新數據,平安今年上半年不動產投資餘額爲2074.25億,在總投資資產中佔比進一步降至4.0%,該類投資主要投向商業辦公、物流地產、產業園、長租公寓等收租型物業,以匹配負債久期,貢獻相對穩定的租金、分紅等收入,並獲取資產增值。

截至6月30日,投資性房地產1451.19億元,較去年同期1437.55億元小幅增長。

不動產投資餘額中,79.1%爲物權,16.9%爲債權,4%爲其餘股權。不難發現,中國平安對不動產的態度逐漸從“股東”轉向房東。

也有市場聲音認爲,房地產領域的風險敞口並不僅限於保險資金地產投資,其銀行業務、不動產投資、信託業務以及其他第三方資金來源,都可能涉及房地產相關的資產和風險。

這些投資和風險敞口可能包括但不限於房地產貸款、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融資、以及通過信託和其他金融產品進行的房地產相關投資。這些房地產相關的風險敞口,對於中國平安的整體財務狀況和市場表現仍有重要影響。

例如銀行板塊,2024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實現營業收入771.32億元,同比下降13.0%,其淨息差延續收窄態勢,同比降低了0.59個百分點至1.96%,跌破了2%,爲近年來最低值,同時零售貸款規模下降;表內對公房地產業務敞口2825億元,表外涉房業務敞口767億元,涉房地產業務壓力依舊較大,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也環比略微提升14bps至0.44%。

“從宏觀經濟來看,對經濟全年增長目標實現充滿信心。”鄧斌表示,平安將緊跟國家對新質生產力的戰略要求,遵循資產負債的收益匹配、流動性匹配、風險偏好匹配、財務收益匹配、資產負債久期匹配五大原則。中國平安在新質生產力領域已經做了諸多投資配置,未來將做更多的投資配置。

從行業角度,近期不少險資開始加碼股權產業投資基金。

例如8月19日,深圳市寶實新橋國科瑞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註冊成立,出資方包括太保長航股權投資基金(武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由太保壽險、太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

7月下旬,中國人保旗下人保資本聯合人保財險、人保壽險、人保健康設立了總規模100億元的人保現代化產業投資基金,這是保險業內首個以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爲核心目標的保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此外,今年5月,中國人壽集團對外表示,發起設立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50億元的銀髮經濟產業投資基金。

目前,中國平安尚未看到更多相關動作。

在業績會表態之外,中國平安是否堅信不動產成功築底,以及新質生產力領域如何進行投資配置,仍待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