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開放壓力 重回民進黨身上
農曆春節將至,陸客若能來臺, 對臺灣觀光業者來說將是一個振奮的消息。圖爲桃機。(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旅客來臺人數及大事紀
政大國關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峰向本報指出,從上海推動居民赴臺團客遊,再到大陸文旅部此次拍板定案,這是大陸對臺工作固定且一貫的「進展」,即在「大交流」的基調下推進兩岸交流,拋球希望民進黨政府可以在臺灣民衆赴陸旅遊方面相互開放,觀光開放的壓力又推回到民進黨政府身上。
曾偉峰認爲,從時間點來看,農曆春節將至,陸客若能來臺,這對臺灣觀光業者來說將是一個振奮的消息;其次,北京也是趁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上臺的這一段時間,對外國及兩岸展現交朋友的「外向型」政策思維。
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黃正聰指出,目前兩岸對雙方各有3項期待,大陸對臺灣的期待包括解除禁團令、取消橙色警戒、擴大海空運據點;臺灣對大陸的期待則有全面恢復團客、恢復自由行旅客及陸生來臺、啓動小兩會溝通機制、減少統戰行爲。
大陸國臺辦隨後也發聲明,希望民進黨政府儘早解除禁團令,取消臺灣民衆到大陸的旅遊警示,並全面恢復兩岸客運直航航點、航班。
上海臺灣研究所所長倪永傑此前接受本報訪問時曾研判,若臺灣能順勢解除臺灣遊客赴陸的禁團令,未來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城市,也有機會跟進團客赴臺。
對此,曾偉峰直言,這就是陸方向臺灣釋放談判條件,其目標就是希望兩岸至少在觀光、旅遊交流上可以完全開放。但他也指出,陸方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放開,全面讓陸客來臺,「因爲兩岸之間的航班,目前沒有可以接納那麼多陸客的量能」,或採漸進式開放。
黃正聰預估,以過去陸客來臺平均人數估算,福建與上海團客約有40萬人,若開放政策順利推行,預計今年陸客人數有機會達80萬人次,約爲疫情前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