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錦囊/遵法與企業倫理
銀行業是一種古老且傳統的行業,數千年以來,「信譽」系其賴以生存的核心價值。因此,世界各國對於銀行業的核準與監理,均屬於高度控管的行業。原因就在於銀行業絕大部分的營運資金,是存款人的錢,而不是銀行的資本額,也就是說是一種拿別人的錢來做生意的行業,於是就賦予了「銀行是社會公器」的社會責任。
對於銀行從業人員來說,這不僅是一種使命,更是一份責任。也因此,對銀行業而言,誠信不應只是一種組織文化,更是富國裕民的重責大任。
由於極度講究誠信的行業特性,加上優渥的福利待遇及高穩定度,過去銀行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極高,故被暱稱爲「金飯碗」。然而,從近年來的社會新聞事件顯示,銀行從業人員的教育程度愈來愈高,職業道德卻不見等比例提升,反而有每況愈下的情況。
日前報載某銀行員工,盜用客戶存款高達新臺幣逾3億元,遭判刑11年半定讞一案,反思在銀行業工作30年來,自親身經歷中歸納出兩大原因。
一、獨尊盈餘獲利 種下禍因
民營銀行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績效掛帥,於是開始追求獲利創新高,於是開始引進外商銀行所謂的「科學化管理」,例如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等。
有人說這是西方人的工具加上東方人的劣根性,揭開爲了業績不擇手段的金融時代序幕,簡單說就是「獲利治百病」的思維掛帥。於是金融海嘯開始絡繹不絕,每隔三至五年就來一次。而每次都是好了傷疤就忘了疼,如同美國哲學家所言:「人類從歷史上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從歷史上學不到任何教訓。」一切都是爲了業績,利益至上。
二、職業道德觀念 日益淡薄
觀察銀行局裁罰銀行的案例,最近十幾年來,銀行經營階層與高階主管淘空舞弊,基層銀行舞弊及盜用客戶存款的案例,也時有所聞且層出不窮,犯罪金額屢創新高,甚至配合詐騙集團裡應外合的案例,也開始陸續發生。
試想有多大的誘因,可以讓一個人鋌而走險,就算毀掉自己人生的下半生也不在乎,尤其還是一個年齡20出頭歲,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輕人?答案竟然是區區的新臺幣約50萬元。報載某民營銀的分行行員,於開戶時取得客戶網銀密碼,趁機挪用客戶款項約新臺幣50萬元。顯然舞弊已非金錢的多寡,而是職業道德的淪喪。
如何落實遵法精神與企業倫理,重拾產業往日榮光?
銀行的基層主管們,普遍有「道德與良知,銀行內控管不着、也無法管」的困擾,也有人說:「銀行員的靈魂不歸法律管」。最近從一位高齡90歲的老銀行員前輩口中得知,過去銀行員盜用客戶的存款,不論金額的大小,都是一件駭人聽聞的大事,而現在卻成爲家常便飯不足爲奇的小事。
其實解決之道就在於銀行本身,雖然銀行內部各項規定多如牛毛,每歷經一次金融風暴就增加一堆,在經年累月有增無減的堆疊下,許多銀行從業人員的身心靈都已經疲憊不堪了。
最根本的因應之道,還是必須迴歸人性面管理,那就是從落實遵法精神與企業倫理做起,纔能有機會扭轉此一頹勢。
很多人都認爲,銀行業是一個講究高度專業分工的行業。那麼在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永續經營指標口號喊得震天價響的今天,不禁要問:「請問銀行員的道德良知,究竟歸哪一個部門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