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者陳厚銘出版新作 舉辦論壇闡述學者社會責任

臺大國企系教授陳厚銘近日出版新作《筆下企業管理: 一個管理學者的社會責任》,書中所提到的學者社會責任概念,在12月14日由臺灣大學國企系、臺灣行銷科學學會與中華商管教育發展學會在臺大管院共同舉辦論壇。(陳厚銘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臺大國企系教授陳厚銘近日出版新作《筆下企業管理: 一個管理學者的社會責任》,書中所提到的學者社會責任概念,在12月14日由臺灣大學國企系、臺灣行銷科學學會與中華商管教育發展學會在臺大管院共同舉辦論壇,邀請許士軍、陳定國兩位管理學界祖師爺闡揚「社會責任」的精義,並邀集管理學界與產學業界領袖,一同分享其寶貴經驗與理念。

許士軍以「商管教育納入ESG的機會與挑戰」爲題發表專題演講並提到,商管教育的內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會因時而變,因需而變。

許士軍表示,將ESG引入企業,會帶來企業「經營典範轉移」。當企業承擔ESG時,在政治意涵上,已由私有財產權基礎,轉變爲社會正當性基礎。在經濟層面,ESG屬於「市場外部性」行爲,但爲求其執行上之可行性,嘗試建立相關之市場機制,例如碳權和碳交易。至於實務運作上,企業會選擇與本身業務相關,且有能力執行承辦之項目來執行,如此方能兼顧公司財務績效與社會公益。

陳定國進一步解釋企業「利潤責任」 與「社會責任」的區別,並舉例說明「慈善商」及「忠實商」,是最有社會責任的商人企業家,這兩類商家以「利己」、「利人」、「利社會」之「三利」爲經營企業之崇高目標,既能完成投資者之「利潤目標」,也同時完善社會國家期望的「社會目標」。而此「利己、利人、利社會」之「三利」理念,則有賴管理學者來當「種子」,傳播並培育各界企業菁英善盡其「社會責任」。

論壇最後,陳厚銘提到,管理本質上是一種實務,以問題解決爲導向的實證科學,會隨着時代環境變遷而改變,因此管理學者若想成爲具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將所學傳承及貢獻於社會,在地入世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首要任務。陳厚銘認爲真正的知識分子不僅是「專業學術型」學者,同時應該也是「社會實踐型」的學者。其責任不僅僅是爲經師爲人師,還必須時時放眼社會、國家以及世界,參與公共事務的探討或實踐,並且勇於運用己身的專業知識,以理性批判的態度,爲公共治理的諸多議題提供建言與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