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觀念落差大 禁燒草須多管齊下

目前正值第一期稻作收成期,雲林縣不少稻農仍習慣就地焚化稻草,雲林縣環保局最近稽查29件露天燃燒稻草農田。(周麗蘭攝)

雲林縣第一期、二期稻作面積達4萬5000公頃,環保局去年起於收割期成立13人巡守隊稽查偷燒稻草的農田,但即使輔以科技巡查,仍杯水車薪。根除燃燒稻草是一個觀念工程,除了官署取締,農民更需要的是簡便處理方法。

燃燒稻草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細懸浮微粒(PM2.5),瞬間造成嚴重空氣品質惡化,衝擊行車安全,除了空污法明令禁止,消防法、刑法、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都可能開鍘。

農政單位一再宣導稻草蘊含豐富纖維素、木質素,切碎就地翻土掩埋可增進土壤透氣性與土壤肥力;燒稻草溫度高,會破壞土壤結構,土質變硬,希望農友改變耕作習慣。

但對老一輩稻農來說,燒稻草是傳統,一來解決稻草去處,再者,他們相信稻草灰有肥分。日前臺東縣一名議員還舉行記者會訴求燒稻草有殺菌作用,要求該縣環保局不得取締燒稻草。

禁燒稻草政策已推行多年,官民觀念落差仍懸殊,許多縣市環保局近年祭出空拍機警告農友不要輕舉妄動,效果就像「稻草人嚇鳥」,其實很有限,農業縣若因農民燒稻草而廣吃罰單,不掀起民怨纔怪。

根除燒稻草,應視爲觀念改造工程,除環保局罰款外,還有賴縣府農業處、消防局、民政處、衛生局、鄉鎮市公所合作,把減少稻草煙空污視爲重大政策,誘之以利,脅之以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能在短期內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