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首奇、齊莉莎、陳逸芬 獲頒臺法文化獎
齊莉莎獲頒臺法文化獎。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及法國最高學術機構法蘭西學院合作辦理「臺法文化獎」,法國時間昨天傍晚舉行第27屆頒獎典禮,得主爲里昂第三大學副教授關首奇(Gwennaël Gaffric)、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齊莉莎(Elizabeth Zeitoun),以及臺灣歐洲古樂協會暨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創辦人陳逸芬。
典禮由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年度主席寇特(Bruno Cotte),以及終身秘書史蒂恩(Bermard Stirn)代表臺法雙方主持。
「臺法文化獎」自1996年由文化部前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與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共同創立至今,每屆「臺法文化獎」得主均由臺灣及法國雙方共同評審,在充分討論候選人推動臺法、臺歐的交流事蹟及貢獻意義後決定,至今已累計50名得主。
第一位上臺領獎的關首奇,是近年來臺灣文學作品及文化活動引入法國的重要推手。關首奇致詞時表示,他與臺灣的緣分始於大學時期選擇了臺語做爲學校規定必修的第二種亞洲語言,臺語就像臺灣這座島嶼,隨着歷史而生,源於各種交會,融合了許多元素,成爲「克里奧語」,沒有「創世紀」,也沒有神話時代,卻充滿歷史的痕跡。
畢生致力研究南島語言的齊莉莎,因爲經年累月地蒐集、記錄、保存、傳播,以及教授臺灣原住民族語言的傑出貢獻而獲獎。齊莉莎指出,耆老離世、發音人凋零,讓她深感懊惱,因爲她蒐集語料的速度總是很慢,而且原住民遭逢的雙語現象及解嚴前的語言政策,更導致了詞彙與語法的快速流失,然而她沒有放棄,持續努力記錄。齊莉莎也分享,發音人呂玉枝曾擔心母語「被語言學家偷走」,但她努力以培育原住民母語教學人才做爲回饋,以此表達「將原住民語言還給部落」。
長期旅歐並專注於臺歐古樂的長笛演奏家暨福爾摩沙巴洛克古樂團創辦人陳逸芬,目前衛武營音樂廳及國家音樂廳演出,典禮當日未能在巴黎接受表揚,由藝評人武文堯代爲宣讀獲獎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