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美國大選 各政策智庫緊盯

供鏈鏈重組的「因」與「果」和近年美國大選有絕對關係。圖/陳碧芬

美國第60屆總統大選已進入倒數階段,民主、共和兩大政黨候選人氣勢處於五五波,更讓此次大選充滿不確定性,政府涉外事務相關部會因此要求各政策智庫,緊盯兩派提出的相關政策,特別會對臺灣產生影響的關稅部份。

臺灣金融研訓院、臺大公共經濟研究中心、臺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中華經濟研究院於8日共同舉辦「美國2024大選與臺灣政經未來發展」研討會,來自智庫的中華經濟研究院、臺灣經濟研究院、臺灣融研訓院的財經三合院,都在會中提出近期的相關研究,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長張佑宗、臺灣大學社會科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樊家忠,雖分別擔任各場主持人,也積極向智庫提出許多問題,形成學研界的研究交流會。

金研院指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政治動向對國際局勢和經濟環境具有深遠影響,其選舉結果不僅是內政的轉折點,也經常引發全球市場的劇烈波動,尤其在貿易、科技、貨幣政策等領域,其變化對全球供應鏈及資本市場的穩定性構成重大影響。臺灣作爲美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和亞太區域的核心經濟體,臺灣的經濟發展與美國大選結果息息相關。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表示,兩黨總統候選人提出的政策,可以從半導體、供應鏈移轉、綠色轉型、新南向等政策角度分析對臺灣的影響,最終都是需要了解臺美經貿合作在雙邊陣營的可能空間。他認爲,若是川普再度當選,臺美經濟對話平臺綵延續「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聚焦雙邊經濟合作;若是賀錦麗當選,應會延續拜登政策,持續推進「臺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

臺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穩定研究中心主任陳鴻達則提醒,不管民主黨或共和黨勝選,關稅都會是比較大的議題,一旦美方拉昇關稅門檻、增加貿易限制,進口國感受到利潤下降或貿易不公平,會減少美元計價及貿易意願,美元將因此弱勢,這不會是美方樂見的;若改爲倡議自由貿易,又會造成美元強勢,對其他經濟體也不好。

臺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則指出,臺美貿易情況近年來有結構性改變,今年來臺美貿易逆差一直逼近臺灣和陸港的總和,甚至估計很快就有望超過中國大陸,前次這樣情況是1991年。相隔20多年後重現,美方可能做出什麼動作?智庫正在密切關注可能的對臺的新要求,如匯率操縱、進一步分散產業等要求。

臺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暨投顧副董事長李鎮宇也建議,對於若川普當選,臺灣應該組一個談判團隊,不止跟美國談判,更要跟國內解釋爲何要接受此政策,讓川普將矛頭對準別人,不要跟川普硬碰硬。這些都應由政府多提預算,提供政策智庫就美國政治的新況,提早進行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