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侵良田 「無米樂」恐變「無米了」
極端氣候引發缺水問題,頻繁休耕被光電業者視爲新商機,廣租農地種電,未來恐衝擊糧食供應。圖爲屏東蓮霧園變身光電場。(謝佳潾攝)
臺糖公司擬將臺東縣池上鄉10.8公頃工業用地租給能源公司,其中4公頃將設太陽能光電區,居民憂污染到場抗議。(蔡旻妤攝)
嘉南平原素以臺灣糧倉著稱,但在極端氣候下,2021年以來6期水稻有4期休耕,今年更破天荒一、二期稻作都休耕,頻繁休耕被光電業者視爲新商機,最近臺南後壁區則傳出許多地主收到光電業者發出的合作意向書,面對業者祭出誘人租金,部分地主坦言「很心動」,地方人士則擔心,「無米樂」恐怕變「無米了」。
嘉南平原 3年6期水稻休4期
嘉南平原以往一年兩期稻作合計產量可達37萬公噸,臺南後壁是臺灣西部最大稻米產區,稻作面積約3000公頃,因《無米樂》紀錄片聞名後,一度還因該紀錄片主角「昆濱伯」種出冠軍米,讓位處偏鄉的後壁人自豪因爲稻米品質佳,讓「後壁變頭前」(後壁與後面臺語發音相同)。
2021年曾文─烏山頭水庫灌區一期稻作因缺水休耕,2022年則是大區輪作休耕,今年曾文─烏山頭水庫水情比2021年百年大旱還慘,除了一期稻作休耕,原本農水署評估在梅雨挹注下能補足灌溉用水,二期稻作原訂6月27日起依序分組供灌,豈料梅雨降雨有限,在1、2組供灌後沒幾天即宣佈3至6組停灌。相關產業鏈業者成了休耕下的受災戶,芳榮米廠執行長黃麗琴表示,現因休耕只好向谷販購買來自其他地區溼谷,再回來自己做烘乾等加工,因要多支付手續費、運費,讓成本增加5至10%,負擔不小。
「從未見過休耕這麼多次」,68歲後壁農民蔡志仁種稻超過30年說,極端氣候引發的缺水問題無法解決,灌溉用水首先犧牲,已有青農因頻繁休耕等不確定因素離農,若無改善對策,長期下來將衝擊糧食供應。
每分地租金變3倍 收入倍增
連續3年一期稻作休耕,後壁一帶的農民除了種植綠肥,空閒時間多了起來,「時間這麼多,也不知道怎麼打發,就在家裡喝茶、看電視」,而土溝、新東、菁寮、新嘉等裡,不少地主近來收到光電業者提出的意向書後,對出租土地給光電業者表達興趣;嘉義縣坊間也不時可見寫着「高價承租土地、農地」斗大字眼的布條、看板,儘管廣告並未載明用途,難免讓人聯想與光電業有關。
據瞭解,後壁因適合水稻耕作,若出租給農民,每分地租金行情每年7000元至1萬元不等,但光電業者開出的租金,1分地1年3萬元,起碼是租給農民的3倍;若是種稻,農民每分地每年收入約1萬5000元,租給光電業者,收入翻倍,有地主透露,很多地主都已經跟業者簽約。
業者開發農電共生 被打回票
地方人士指出,早在政府推動再生能源政策時,後壁就有光電業者想租地種電,以往大多找尋地力不佳、生產力較弱的農地,透過變更地目以架設地面型太陽能設施,不過小型地面農電爭議多,中央2020年7月修法嚴加審覈農地變更案,光電業者轉爲開發以溫室附設綠能模式的「農電共生」,後壁區農地大部分屬「特定農業區」,不能設置地面型光電,農電共生卻不受限。
近期臺南後壁雖有業者擬規畫以溫室結合光電種植姜與香莢蘭的申請案,但因姜與香莢蘭生產尚無規模生產成功的場域,合理性、必要性與技術端仍欠完備也被打回票,但部分地主看到光電業者提出的高額租金,心動的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