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人文+科技”,讓文化產業新潮涌動

(原標題:【光明論壇】“人文+科技”,讓文化產業新潮涌動)

【光明論壇】

作者:陳強(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鍵入一條“色彩豐富的中國龍”文本,極具中式審美的高清視頻快速構建;上傳一張手機照片,立體變幻的特效視頻便可活靈活現;打上相應描述詞的標籤,一首別具特色的音樂旋律撥動聽衆心絃……在國內首個音視頻多媒體大模型——萬興“天幕”進行內測的場景中,人們看到了AI賦能音視頻的創新動力。伴隨“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湖南瀏陽河畔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內的新業態、新產業、新場景釋放出無限生機。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形成更多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爲全國文化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和路徑。近年來,三湘大地文風日盛,紅色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發揚光大,以湖湘文化爲代表的地域特色文化也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同時,湖南文化產業的市場表現搶眼,企業主要經營指標位列全國第一方陣,營業總收入居全國榜首。值得注意的是,湖南文化產業發展透出濃濃的“科技感”和“人文味”。文物藏品數字化、沉浸式展演、線上VR博物館等,着眼普通百姓的情感體驗,最大限度地拉近現實與歷史的距離。馬欄山已成爲數字文化產業的“新地標”,3800多家科技企業和平臺企業紮根於此,建平臺、研算法、造模型、創產品,串成環環相扣的視頻文創產業鏈。在湖南多地,科技賦能傳統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的效果明顯,數字技術、虛擬仿真技術廣泛應用,助催工藝改進、材料研製、裝備更新和平臺升級,湘繡、陶瓷、煙花等傳統文化產業面貌也煥然一新。

湖南文化產業既“叫好”也“叫座”,關鍵在於抓住了科技這個“牛鼻子”,將科技進步取得的各種成果,迅速滲透到文化產品生產、傳播和消費的全過程,不斷催生新業態、新產業和新場景,並體現出“多快好省”的驅動特徵。一是“多”。抓住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躍升的機會,持續深化文創數字化場景應用,極大程度豐富了文化資源的線上線下互動方式,不斷探索出數字賦能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路徑。二是“快”。依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突破,大大提升了文創企業內容生產的效率。三是“好”。在VR、AR、元宇宙等技術的加持下,文物典藏、非物質文化遺產變得愈加“活色生香”,文化產品的感染力和穿透力顯著增強。4K電影修復技術在守護珍貴典藏、傳承歷史文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四是“省”。不斷夯實科技基座,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在馬欄山一地,就設立了視頻超算等十多個研發創新平臺,助力企業提升文創能級的同時,大幅度節省了企業的研發支出。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誌發表的重要文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爲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中指出,新質生產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規劃引導、科學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場機制調節、企業等微觀主體不斷創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驅動形成的。科技創新日新月異,造就文化產業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同時也對文化體制改革提出更高要求。在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過程中,從微觀層面的內容生產和傳播方式,到中觀層面的企業治理,再到宏觀層面的發展模式、政策設計和制度安排,都需要破除思想藩籬和路徑依賴,探索建立與文化產業新質生產力相適宜的新型生產關係,這也是文化體制改革的方向。

這就要求實踐者在探索中,解析與文化產業相關技術發展相匹配的各種規律特徵,關注形勢發展變化和產業技術的迭代升級,及時調整前瞻性佈局的方向和着力點,加強基礎條件和能力建設,強化基礎性技術供給;研判文化產業科技要素創新性配置的動向,優化人才、技術、設施、音視頻算料、算力等要素配置,識別新型要素的內涵及特徵,搶佔開發利用的制高點。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大機會,深化文化產業領域的“四鏈融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同時,通過政策引導和專項支持,實現人才鏈、資金鍊與創新鏈、產業鏈的同頻共振,推動文化產業深度轉型以及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因地制宜啓動文化產業跨界融合示範工程。推動有效市場與有爲政府的更好結合,把握好培育文化產業新質生產力的技術邏輯、市場邏輯和治理邏輯,從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專業技術人才培育、公共技術平臺構建、算力協同、知識產權保護、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着手,營造開放的產業創新生態,實現文化產業科技要素的快速集聚和高效轉化。

文化產業兼具經濟屬性和社會屬性,也是與不同文明實現“美美與共”的橋樑和紐帶。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充分激發科技對文化產業發展的乘數效應,定會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激活文化消費潛力、提升國家軟實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光明日報》(2024年05月24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