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材臺灣館「木竹築夢」登場
2021年臺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9日登場。圖/林務局提供
2021年臺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9日登場,林務局第五度推出國家館參與,聯手臺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28家木竹材製品業者及臺灣科技大學等4所大學的木竹材加工研發技術,以臺灣杉、孟宗竹、桂竹爲主體搭建展館,展現改質、層積材等加工技術,共同打造觀展亮點「國產材臺灣館」。
今年以主題「木竹築夢」特別介紹竹材,竹子僅需4年即可成材利用,固碳效率優異,被視爲最永續、最環保的綠色資材,近年受到國際重視。藉由共享木竹所建構的健康空間,爲地球預約生生不息的綠未來。
2017年林務局開啓「國產材元年」起,積極推廣國產木竹材,務求讓更多民衆及建築、設計業者瞭解及接觸國產材,透過參與臺北國際建材展、舉辦森林市集、推出多種計劃鼓勵相關設計業者以國產木竹材創作等方式,積極協助國產材的運用與行銷,擴大消費市場,從而振興人工林產業及發展永續林業,達到提升國產木竹材自給率的目標。
林務局指出,五年來,不論是國產材的市場能見度與話題性,或是生產與銷售的質與量,均大幅提升;國產材製材、加工、建材與傢俱業者的業績都顯著成長,從業人數亦倍數增加。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今年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上,141國領袖共同簽署「格拉斯哥領袖森林與土地利用宣言」,承諾將在2030年前終止森林濫伐與土地流失等問題,鹹認「人類必須保護森林和其他陸地生態系統並加速其恢復」,承認森林的多重價值,以「促進資金流動與扭轉森林喪失和退化的國際目標保持一致,同時確保制定強有力的政策和系統,以加快向具有彈性和促進森林、可持續土地利用、生物多樣性和氣候目標的經濟轉型。」
林華慶指出,林務局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推動國產材。進口木材除了運輸增加碳足跡,更不乏破壞天然林甚至熱帶雨林的疑慮,在保育天然林和有效經營利用人工林的方針下,使用合法國產材可保護天然林免遭濫伐,也避免林地遭濫墾而土地退化;增加來自公私部門的資源挹注,更有助實現永續森林管理、森林保護和恢復,促使生產和消費合乎永續原則,達到減碳及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目的。
臺大實驗林管理處處長蔡明哲說明,聯合國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20年的溫室氣體濃度增加速度仍高於近10年的年平均速度,今年也仍延續這項趨勢,且溫室氣體持續升高將導致更極端的氣候,其對於環境、經濟與人類將造成更廣泛的影響,有鑑於此,森林永續發展及其對碳吸存、減緩地球暖化的貢獻實爲重要關鍵。
相較於鋼骨構造或鋼筋混凝土構造,無論是材料製程或整體建築,木竹構造建築都有較低的碳排放量及量體輕的優勢,透過現今改質、層積材等技術,也已克服木竹材過往易燃、易腐、脆折等缺點。選用有「林產品生產追溯條碼」的臺灣木材,更可避免誤用非法木材。此外,木竹材具有良好的隔熱、隔音、耐衝擊、氣味、美觀等效果,非常適合作爲室內裝修材料,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永續消費。
林務局指出,爲推動國產木竹材產業,林務局近年已協助廠商發展規格材、成立北中南東4處備料場,以因應提供統一規格且便於設計、利用的木構材料及供貨倉儲的建材市場需求。今年則更積極輔導廠商申請臺灣優良農產品(CAS)林產品的驗證,藉此讓國產材從原料、製程到產品的品質更加提升,符合國家標準,也更具國際競爭力,讓民衆更容易辨識、選擇優質國產林產品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