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忘不了“請回答1988”

在三大古偶的夾擊之下,《小巷人家》異軍突起。

作爲一部臺網同播劇,不僅收視破1,成爲湖南衛視下半年收視冠軍,網播平臺也佔據榜首位置,正片有效播放市佔率最高達20.8%。

這已經不是今年第一部擁有如此市場效果的年代劇了。《繁花》《南來北往》《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都在收視口碑、網絡討論度、廣告招商等層面,展示了年代劇的市場影響力。

而近些年《人世間》《夢中的那片海》《父輩的榮耀》《風吹半夏》等熱劇的輪番播出,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如今年代劇的火爆,並非偶然。除了以往的客廳觀衆之外,互聯網觀衆也在漸漸成爲受衆羣體之一。

而這一波年代劇對年輕觀衆產生吸引力的原點,實際上是有跡可循的。2015年韓劇《請回答1988》在國內的爆火,應是重要節點。其中,青春戲、時代感、生活味這三個元素豐富了觀衆對於年代劇的理解和想象。

在此之前,年代劇的視角可能更多聚焦於單一性地呈現時代環境與家族傳奇,進行宏大敘事。而“請回答”效應之後,帶有煙火氣的生活戲和青春戲逐漸加入,讓觀衆的觀劇感受變得輕鬆愉悅,從而產生了更濃烈的觀賞興趣。

看似年代劇的視角從大傳奇變成了小人物,降低了製作難度,但是其呈現方式面臨着更多的挑戰,劇作、演員等情況都讓年代劇正經歷着關於“青春期”的陣痛。

年代劇,請回答

很難有人能爲年代劇下一個過於具體的定義。畢竟,“年代”一詞本身的厚重質感,讓它好像天然具有一定的嚴肅性和“主旋律”色彩。

因此,學界對於年代劇的劃定,更多傾向於時間維度上的判斷——以中國近現代史爲背景的影視劇創作。正因爲用縱向的時間來體現歷史的厚度,其劇作呈現出的家國情懷和傳奇人生,更多帶有一定的宣傳、教育意義。

2001年,在央視拿下17.74%收視率的《大宅門》,讓年代劇有了可對標的對象。出身醫藥世家的白景琦經歷着清末、民國、軍閥混戰、解放戰爭等各個歷史時期的家國起伏。家族傳奇式的敘事破除了歷史正劇的威嚴感,但也沒有貶損歷史表達。

因此,《大宅門》的成功,讓年代劇在千禧年之後迎來了一次創作高潮。《激情燃燒的歲月》《大染坊》《家有九鳳》《金婚》《闖關東》《福貴》《喬家大院》等劇都曾站在了收視的高地。

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劇集觀看渠道的變化,傳統年代劇的受衆羣體逐漸分流。客廳觀衆在《溫州一家人》《正陽門下》《平凡的世界》等劇中,回憶過往,感受時代氣息。而互聯網觀衆則在IP大潮的影響下,品味着更新潮、輕盈的網文劇。

2015年的韓劇《請回答1988》改變了這一切。雙門洞五人組的青春回憶,喚回了互聯網觀衆對於年代劇的興趣。孩童的視角,比起以前年代劇對族中大家長的傳奇性描畫,顯然能讓年輕觀衆更加親切。雖然沒有奧運會、全斗煥政治變動等相似的時代故事,但看港片、電臺點歌、遊戲廳打電動等共通的生活化場景,也讓年輕觀衆有了貼合自己青春的記憶點。

《請回答1988》的明線是街坊鄰居的家長裡短,暗線卻是韓國社會動盪對普通人的影響,這種明暗線的安排顛覆了以往年代劇的主次重點。最重要的是,“青春性、時代感、生活味”三元素拉動了年輕觀衆的入場,讓分流的受衆羣重新有了交集。

將近十年過去了,《請回答1988》在豆瓣依舊堅挺地保持着9.7的高分,有着106萬人看過。這樣的成績,讓不少創作者都希望,可以打造一部“國產《請回答1988》”。

之後的一段時間內,關於《請回答1988》翻拍的新聞時有出現,也有無數劇集試圖打出“國產版《請回答1988》”的旗號,吸引觀衆的注意。可惜的是,翻拍無疾而終,招搖的劇也終究是畫皮畫骨難畫魂。

年代劇的“青春期”

很多國產劇對於“請回答”學習模仿的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對青春戲份的重點不清。

青春戲的加入,不單是吸引年輕觀衆入場這一層簡單的因素,它同時意味着呈現更復雜的時代人物關係——從一代人的成長曲折,延展至兩輩人之間的情感糾葛。《請回答1988》裡,“雙門洞五人組”在成長的同時,豹子女士、金社長等家長們也在衰老,兩代人經歷着時代變化,但是理解全然不同,其中夾雜着複雜的人性與命運。

可以說,年代劇中的青春戲是有趣的調味劑,同時也是鮮明的對照組。這意味着,它的份量並不能喧賓奪主,成爲年代劇中唯一的重點筆墨所在。

然而,很多劇站在青春劇和年代劇的岔路口,既想要營造時代氛圍,又想要青春戲碼,選擇的重點逐漸偏離。甚至於有些時候,青春劇站主,年代感成次,本質上仍是青春疼痛劇。

比如,《迎風的青春》想呈現90年代油田子弟的成長故事,但是並沒有深挖油田子弟身處時代中的成長,更多糾纏於情感關係,最終故事向狗血的方向滑落;《要久久愛》裡的時代情懷並沒有通過日常生活帶出,主角團之間的理想發展更多讓步於彼此之間的情感關係。

另一方面,年輕演員的加入,雖然拓寬了觀衆羣,但也意味着他們必須得經受更廣泛的人羣審視。

如果演員表現得好,那麼年代劇是提升演技評價的絕佳跳板。《南來北往》中的白敬亭金晨,《喬家的兒女》中的白宇毛曉彤等人,扭轉了大衆對流量藝人的固有印象。

同時,年代劇廣泛的受衆羣可以提升演員的國民度,讓流量明星能夠成功轉型爲正劇演員。熱依扎憑藉《山海情》榮獲了飛天獎,趙麗穎憑藉《風吹半夏》獲得飛天獎和金鷹獎雙料視後。

然而,並不是所有流量明星,都有能力接得住這個“餅”。年代劇對於演員生活化的演技有着更高的要求,失去了偶像劇的濾鏡加成,流量明星的演技短板就會暴露出來,尤其是在年代劇的羣像之中,更容易顯得格格不入。

《衚衕》中的趙露思,《小巷人家》中的範丞丞,都因爲表演未能處理複雜的情緒變化,仍呈現出偶像劇中的誇張表演,引起觀衆不滿,甚至登上熱搜。

因此,盲目迷信青春戲碼的重要性以及流量明星的影響力,是如今市面上很多年代劇的一大誤區。青春戲碼並非是絕對的出圈法器,只要文本足夠紮實,製作足夠細緻,依舊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父母愛情》《人世間》中沒有流量藝人的加持,全是中生代坐鎮,仍能成爲市場爆款,並獲得年輕觀衆的認可。

年代劇不好做

表層是青春戲,內裡的重心其實是對時代氛圍的呈現,以及生活細節的描摹。不管是內容還是製作上,年代劇都不是一個簡單活兒。

《請回答1988》的重點雖然放置在“雙門洞五人組”之間的青春故事,但是時代的流行性始終伴隨着生活化的場景,被隱隱綽綽地帶入。比如,正煥善宇東龍爲了結識“曼玉、祖賢”跳消防車名曲,正峰翻電話黃頁、買彩票、收集郵票等每年一換的新愛好。這種時代符號雖然細碎,卻具體呈現了當時年輕人鮮活的生活狀態,也完整地表達出了角色的性格特徵。

然而,一些年代劇生硬地拼貼時代碎片,讓小虎隊海報、遊戲機、港片等時代符號成爲純粹的背景板,並沒有跟人物關係進行巧妙的融合。打着“中國版《請回答1988》”的《我們的青春期》,努力呈現了每一個八九十年代的老物件,但是時代氛圍與人物關係之間卻像水和油的關係。

年代劇的氛圍,其實需要通過生活細節來一步步塑造。《小巷人家》做得好的地方恰恰在於,沒有張貼時代符號,卻仍能感受到當時社會涌動的變化。比如恢復高考時,向上流動的希望讓莊超英鼓勵孩子們參加高考,爭取改變命運;八十年代的詩歌熱潮,也影響着小巷中的人,宋瑩跟黃玲在院子裡唸詩。除此之外,個體經濟萌發、國營工廠改制等浪潮都在影響着每一個人物的命運。

出色的年代劇應是如此——時代影響造成了個人境遇的變化,表面看上去人物是主線,但其實時代纔是真正的主角。小人物的生活之中,無可奈何和機緣巧合就已經足夠具有戲劇性,過於放大人物衝突,反而不美。像《我們的日子》《相逢時節》《情滿九道彎》等劇作刻意放大沖突,觀衆無法相信人物邏輯,更遑論對故事感同身受了。

觀衆喜歡看細水長流的生活,但是如何把這種平淡寫出自己的味道,需要一定的創作技巧,這對創作者的編劇能力有着極大的挑戰。

同時,年代劇對美術層面也有很高的要求。在呈現時代細節上,小到人物的穿着,大到房屋的質感,都容易被挑出毛病。

《啓航:當風起時》當時的一大難題就是很難找到合適的拍攝場地,大部分戲份只能通過現場置景和綠幕特效完成,導演劉暢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提到,“《啓航》的特效量整體算來不亞於一部古裝劇。”

理論上,相比於《請回答1988》,我們有更獨特的時代變遷,這是豐富的創作寶庫。但是如何創作出來,並且能吸引到觀衆的注意,形成長久的影響力,這是臺前幕後每一個創作者都需要思考的。

當下觀衆的懷舊情緒瀰漫,年代劇承載着更多時代記憶,讓它的社交屬性更加強烈。足以見得,年代劇仍是劇集領域不可忽視的重要題材,且有着廣泛的延展空間。

如今的年代劇正在它的“青春期”中努力展現出新的樣貌,這意味着一個類型再生拓殖,仍保活力。只是挖掘類型未來的同時,也別濫用這份摸索而出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