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中國禁鎵和鍺 歐企尋求在地生產

中國加工處理了全球80%的鎵和60%的鍺,中方從八月起設下出口限制,影響到高科技電子業對這兩種金屬的需求。

據熟知會談的人士說,歐盟執委會在上週召集了潛在供應商和買家,會中並鼓勵在地生產。

希臘的金屬供應商Mytilineos參與了會議,稱公司有一個先導計劃,可以評估提煉鎵的最具成本效益方式,並且可在18個月內達成規模化生產。屆時每年可生產40~45噸的金屬,約相當於歐盟目前的需求。鎵通常是在將鋁土礦加工成鋁的前驅物氧化鋁時,所產生的副產品。

Mytilineos執行長Evangelos Mytilineos說,公司重要的要求是,要能支援公司的鋁業務。據業界人士指出,鋁業在歐洲一直面臨到能源價格高漲和碳排過高的困難。

執行長說,受困於歐洲的綠色轉型計劃,然而公司需要大量廉價的能源。「我們看到需求正在上升。歐盟執委會需要做到這一點,提供激勵措施」。

歐洲的鋁業的產量在2008年來到高峰,到2022年則降到高峰的3分之1。生產副產品鍺的鋅礦冶煉廠,也面臨着類似的能源成本壓力。

比利時的鋅生產商Nyrstar表示,公司正在歐洲尋找鎵和鍺的恢復生產計劃。然而該公司在美國的鎵和鍺計劃則進展更快速,公司已計劃投資1.5億美元。

歐盟的《關鍵原料法案》預計在接下來幾個月生效,將設定17項關鍵原料的開採、回收,和處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