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臺北典藏植物園3套環境教育小地方大生態
臺北市典藏植物園響應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設計出3種教案,希望讓民衆能更瞭解臺灣植物生態多樣性。(臺北市政府提供/陳敬哲臺北傳真)
臺北市典藏植物園,種植臺灣多緯度豐富原生植物,經環保署評鑑屬於環境教育場域,響應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典藏植物園推出環境教育課程,「臺北典藏植物園 動物肚子餓了!午餐吃什麼」,針對成人取向設計,讓大朋友們也能感到有趣。
北市府公園處圓山管理所主任蘇新富表示,臺北市典藏植物園是環境教育場域,希望能讓全年齡都能前來,此次「臺北典藏植物園 動物肚子餓了!午餐吃什麼」活動,介紹動植物之間如何「鬥智」,例如杜鵑花與姑婆芋利用生物鹼,避免被動物吃,毛毛蟲又怎麼選擇適合食物等。
蘇新富指出,臺北市典藏植物園擁有臺灣不同緯度植物,在不同環境下外貌與環境需求都有差異,設計出「綠典對對碰」與「綠典工程師」教案,可以在園內的步道中,練習觀察不同緯度植物。
北市府公園處長黃淑如表示,聯合國制訂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希望各界能重視生物多樣性,能夠將生態教育融入生活中,臺北市典藏植物園內多達462種植物,能夠讓民衆瞭解稻臺灣生態豐富性,
黃淑如強調,臺北市典藏植物園在2018年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能借由各種課程,讓民衆瞭解保育生態多樣性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