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 兩解方助壽險轉骨

閱讀更多 面對面人物請掃QR Code

李長庚談話重點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表示,國壽因應接軌積極進行調整,現在雖然負重跑不快,但背上的沙包年年減輕,未來就會加速。圖/顏謙隆、本報資料照片

「動盪、不確定性可能成爲常態!」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出修正淨值比的監理指標、放寬外匯準備金與避險彈性兩大「應變」方案,強調2012到2022年壽險業共花1.1到1.2兆元避險,但新臺幣最終只貶值1%,未來十年若還要如此避險,必須再花1.7到2.2兆元,建議省下改提外匯準備金,亦可等同增資。

至於淨值比指標恐造成龐大社會成本,去年10月壽險業因負債未採公允價值,但資產面則已採市價列帳,債券價格波動造成淨值大量減少,多家保險公司爲此付出極大的代價,李長庚直言全球只有臺灣用淨值比作監理指標:「難道不用檢視?仍值得堅持嗎?」

10年省一兆 等同增資

李長庚談到2021年疫情肆虐卻股債雙漲,去年逐漸解封卻出現通膨、急速升息及俄烏戰爭,今年則有虛擬貨幣出問題、美歐銀行危機和金融緊縮,都跌破大家眼鏡、根本料想不到,而臺灣壽險業近34兆元龐大的資產,在2018年已接軌IFRS9,即已採公允價值列帳,但負債面則要到2026年纔會接軌IFRS17,若資產負債都已接軌,如去年10月的情況會輕鬆很多,但現在資產負債不同向,需要更強的風險控管。

李長庚直言,因爲市場規模因素,長期資產負債管理在臺灣「先天上」做不到,國內固定收益標的(fixed income market)少、Duration(存續期間)不夠,無法與保單匹配,導致壽險業海外投資高達7成,就變成Currency(幣別)不匹配的問題。因此過去11年壽險業爲財報穩定,光傳統避險就花掉逾1.1兆元,但期間新臺幣升貶幅度並沒有這麼大。李長庚回憶道,2012年壽險業剛開始爭取外匯準備金制度,發現前四年期間新臺幣升值一毛,但壽險業卻花3,300億元避險。假設壽險業不做避險,損益可能大幅波動,卻也等於壽險業自動增資3,000多億元。

因此,李長庚提出的第一個解方,就是逐步降低避險比重,「假設從明年開始每年降5%,全部轉提入外匯準備金裡,五年就形同增資5,000億元。」據國壽內部估算,未來十年避險成本要花掉1.7兆到2.2兆元;但若每年降低5%避險成本,用2兆元估算,十年就能累積近1兆元的外匯準備金。

他認爲,壽險業每年花出去龐大的避險成本,與新臺幣實際的升貶幅度相比,「成本真的太大,不斷在侵蝕股東的資本。」

但若降低避險比重,恐導致壽險業損益劇烈波動,進而讓壽險業淨值比難達到法定標準3%。因此,李長庚提出的第二解方,就是修保險法刪除短期監理指標「淨值比」。李長庚分析,壽險應是長期資產負債管理,無論存續期間、幣別、利率變化要希望能同向匹配,財報變動幅度就小。但目前負債與資產「兩隻腳不平衡」,市場一劇烈變動,淨值就下跌。

李長庚表示,臺灣是國際中唯一有淨值比做監理指標的壽險市場,但既已採長期的資本適足率(RBC),再以變動極大的淨值比作監理指標,在市場變動時,將付出極大的成本,建議檢討刪除。

2026前 是關鍵轉骨期

爲爭取兩大解方可落實,李長庚說,將與壽險公會討論。今年多家金控發放現金股利都大幅減少,跟去年的淨值危機也有關,因爲資產重分類,金管會要求壽險及金控同步提存特別準備金,股東少領的現金股利,也算在法遵成本中,「去年的代價這麼大,我相信不會只有國泰金有意見。」

壽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IFRS17與ICS 2.0,這三年可說是壽險至關重大的「轉骨期」,也讓壽險從過去金控的「金雞母」變成「負擔」。李長庚指出,如果硬要完全跟國際接軌,壽險業將看不到希望,例如壽險業投資臺股,過去ICS風險係數只要21%,接軌後變42%,「經營效率剩一半,股東爲何要支持」,呼籲主管機關要「聰明的接軌」,建構出在地化的調整措施。

由於未來仍有許多不確定性,造成國泰金股價承壓,李長庚表示,國壽投資中規中矩,不重押風險性資產,且積極因應接軌的大調整,加上國壽過去吸收較多高利率保單,「與新壽險公司相比,現在國壽負重跑不快,但背上的沙包是年年在減輕,未來就會加速。」

在辛苦的三年後,國壽會比現在好嗎?李長庚承諾說:「會比現在好很多,資產負債管理比現在更好,獲利會比較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