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強談經濟,專家學者快速解讀!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 記者 吳曉璐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談及中國經濟,李強表示,有關具體政策措施,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作了全面部署。基本取向是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穩,重點是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進,關鍵是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步。

具體來講,要特別做好幾件事,或者說要打好這麼幾套組合拳:一是宏觀政策的組合拳,二是擴大需求的組合拳,三是改革創新的組合拳,四是防範化解風險的組合拳。這些組合拳,都是有其具體內涵的,有的還會根據實踐的需要不斷充實、調整和完善。

實現5%左右增長目標

需要“倍加努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李強表示,今年,中國經濟預期增長目標定爲5%左右,這是我們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後確定的。當然,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突破120萬億元,基數很高,加上今年的新挑戰不少,要實現5%左右的增長,並不輕鬆,需要倍加努力。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記者表示,5%左右的增長目標還是比較合理的,反映了我國堅持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把增長質量放在第一位。從今年前兩個月經濟運行來看,恢復較好,數據是超預期的,預計一季度GDP就可能超預期。

近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對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5%左右的增長預期目標充滿信心。信心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對經濟發展基本面的判斷,二是對今年兩個多月以來經濟運行基本態勢的觀察。

從中長期來看,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明顯,勞動力供應充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國際國內很多專家學者、研究機構都在研究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對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的測算基本都在5%至6%之間。隨着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我國經濟增長有望向潛在增長水平迴歸。”康義說。

從今年前兩個月情況看,市場預期正在改善,如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升至52.6%,一些國際組織和機構也調高了我國經濟增長預期。經濟指標出現好轉勢頭,如鐵路貨運量、發電量、人民幣貸款餘額都平穩增長。

“今年消費、餐飲、文化、旅遊等需求在防疫政策調整後疫情快速過峰中提前反彈,疊加換屆帶來的投資衝動和必要的需求刺激政策,市場對實現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的信心大幅提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對記者表示,實際上,爲實現5%左右的目標,開春以來各級政府和部委就已提前發力,爲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不懈努力。當前市場對經濟增長的信心有所提升,這種局面又爲“穩中求進”創造更好環境,可以更從容更有序穩定經濟增長,同時有更大的空間推進具有深遠意義的開放改革,更好結合擴大內需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起好步開好局,爭取實現更好的經濟增長實效。

“從最近兩個多月情況看,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了企穩回升態勢,一些國際組織也調高了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我想用八個字來概括,就是‘長風破浪,未來可期’。對此,我充滿信心。”李強表示。

擴大宏觀調控力度

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在宏觀政策方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擬按3%安排”“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資本市場研究室研究員尹中立對記者表示,今年兩會確定財政赤字爲3%,相較去年2.8%有0.2%的提升,向市場傳遞出財政擴張的信號,加之積極的貨幣政策更加精準,房地產市場逐步恢復,有利於包括股票市場在內的資產價格穩定向好趨勢的確立。

李迅雷表示,從今年的政策安排來看,也是比較適中的。如財政赤字率按3%安排,提升了0.2個百分點,但實際的財政支出要比去年少,說明不是要大幅增加支出,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度的調整,使得財政支出結構更加合理。

“今年需要通過必要的宏觀需求政策適度擴大國內需求,但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充分利用市場內在恢復力量,注重政策的調整優化,尤其是要減少行政性和約束性政策,使得市場主體能自主響應市場需求,還需要從多層面多維度呵護和提振市場信心。”陳道富表示,總量需求政策的最終效果,高度取決於市場信心的恢復程度和機制順暢程度。因此,我國既需要擴大宏觀調控力度,又需要爲提高需求政策效率創造良好環境和機制,兩方面都要有所作爲,當然更爲關鍵的是要激發起微觀主體的活力和動力,政府需要無爲而爲。

擴大消費放在優先位置

投資要與產業升級緊密結合

在着力擴大國內需求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李迅雷表示,從擴大內需來看,一個是投資,一個消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指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放在優先位置。投資也是擴內需一個重要路徑,但是投資要跟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升級緊密結合起來,要更加精準,能夠提高質量。

“在這個過程中,要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立,尤其是要提供有效供給,比如補短板、‘卡脖子’領域;另外,還要改善營商環境,擴大民間投資。使得供給和需求兩端能夠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李迅雷說道。

陳道富表示,擴大內需,首先應利用市場內在的需求動力啓動國民經濟良性循環,讓市場主體願意、可以和能夠及時響應市場需求。這需要在不同層次上穩住市場預期,激活市場活力,與此同時,還需要減少市場主體不必要的約束,減少行政干預。其次,適當擴大和延長市場需求,這需要必要的宏觀需求政策和針對需求三大馬車的有針對性的政策。最後,需要在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穩定需求,包括科技自立自強,包括新安全觀下的產業佈局,以及新能源低碳發展相關的產業發展等。供給尤其是具有長遠前景的供給是需求的重要保障,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供需兩側發力

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

在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防止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

資本市場在支持優質房企融資,改善企業經營性現金流以及資產負債狀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據記者統計,自去年11月份房地產融資“第三支箭”落地以來,A股市場共有14家房地產企業發佈再融資預案,預計融資規模合計約573.16億元。其中,滬深主板4家房地產企業的再融資申請已順利平移至交易所,近日均已獲受理。

李迅雷表示,房地產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要保持平穩有序健康發展。從供給端來看,要防範化解房地產企業的發展隱患,如降低槓桿,完善財務結構;從需求端來看,要滿足自住型的需求和改善型的需求,可以因城施策,對限購、限貸等政策進行適度調整,降低購房成本。

(編輯 張明富 白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