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遭霸凌電玩成癮 求助精神科戒斷

中醫院精神科醫師李青樺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先給予陳小弟抗憂鬱藥物及行爲治療,經3個月治療,陳小弟情緒趨於穩定,可自我調控節制電玩時間,恢復正常學校生活課業。(臺中醫院提供/張妍溱臺中傳真)

臺中市就讀國中2年級陳小弟,國小成績優異,但自上國中後,終日沉迷於電玩遊戲,甚至廢寢忘食、成績大爲退步,陳小弟媽媽發現孩子電玩成癮,若控管即出現暴力行爲;臺中醫院精神科醫師李青樺說,孩子在學校被霸凌,透過電玩逃避現實憂鬱情緒,呼籲家長關心孩子的校園生活社交情形

臺中醫院精神科醫師李青樺指出,先給予陳小弟抗憂鬱藥物及行爲治療,經3個月治療後,陳小弟情緒趨於穩定,可以自我調控節制電玩時間,恢復正常學校生活及課業,及早發現問題,即時處理。

李青樺醫師說,從醫學的角度看,電玩遊戲的內在功能青少年感受到控制(遊戲較可預測)、成就勝利中提供成就感及自我認可)、安全/逃避(遊戲可補償對現實世界的焦慮)及角色迴避(迴避尷尬及有挑戰同儕互動)。遊戲中人際功能讓玩家享有較現實生活中,更卓越社會階級及更充足的安全感

李青樺提醒家長,可參考衛福部心理口腔健康司,線上「網路使用習慣量表」進行自我簡易檢測;或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評估,瞭解孩子無法控制行爲的原因、合併的情緒問題及專注力異常等身心科問題,透過行爲治療及共病症治療,可有效地幫助孩子自律,培養正確的網路使用習慣,改善網路成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