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是民主峰會還是美式民主自助餐?(沈迺訓)

韓國政府主辦第3屆民主峰會在首爾舉行,爲期3天。(路透社)

由美國主導的民主峰會刻正舉行第三屆會議。儘管該峰會宗旨闡明是爲了提倡全球普遍性的民主,然而衆所皆知此舉是美國自拜登上臺後,一改川普時期單邊主義,造成美國國際形象嚴重低落的錯誤,改而以多邊主義手段以「打羣架」的方式對付中、俄爲首的國家。究其本質,不脫是將民主當成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招牌,終極目的則是爲了削弱地緣政治上的競爭強敵,好讓美國全球霸權地位得以維繫不墜。

民主峰會舉辦三屆以來,一向聲稱爲民主而辦,然而其會議議題的框架與邀請對象等細節,完全是由美國單方面主導安排,相關國家只有被動接受的地位,亦即是由美國說了算、量身訂製的民主標準。

就像是「信耶穌得永生」的宗教勸世入教警語一般,只要有受邀參加,哪怕該國在西方定義的民主指數被歸類爲不民主國家,同樣視爲美國的民主夥伴。也難怪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曾經諷刺的說,邀請名單沒有通過民主方式擬定,僅憑美國自行決定哪些國家符合條件,新加坡政府的存在是爲新加坡人民服務,而不是滿足美國的標準。

至爲詭異的是,此次會議似乎將議題着重在對民主的數位威脅,以及科技如何促進民主的概念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更帶頭聲稱獨裁和專制政權利用科技破壞民主和人權,因此需要確保科技維持和支持民主價值和規範。而臺灣代表出席的數位部長唐鳳,竟然是用「議題專家的私人身份與會」而非正式官銜,令人質疑難道美國是在「打假球」,嘴巴說要對抗,骨子裡卻對其口中聲稱的獨裁和專制政權低頭?

唐鳳舉年初大選爲例,意有所指地表示受威權主義者指使的惡勢力不擇手段,企圖摧毀臺灣的資訊環境,意圖干預選舉結果。然而唐鳳也要捫心自問,此意圖是否有辦法改變選舉結果;進而,更要質疑布林肯說專制政權利用科技破壞民主和人權的說法,維基解密曾打臉美國中情局曾在法國總統選舉期間,利用科技工具持續監控主要政黨及其候選人,難道這不是唐鳳與民進黨政府口中不折不扣的「介選」?難道只有法國會被美國利用科技破壞民主選舉活動?臺灣與衆多受邀參與國家地區配合美國玩民主雙標,豈不成了一丘之貉?

而唐鳳所說爲了防止假新聞氾濫,因而建立的爭議訊息分析和評估的AI即時澄清系統協助下,表面上是讓民衆可對內容的真實性做出判斷,但這種監測工具的過濾標準,是否又會淪爲真相由政府說了算的機制?就像金門撞船事件中消失的錄影檔案一樣,永遠隨着執政者的需求而存在或消失,而不是配合真相而生。

已經開了三屆的民主峰會既沒有對在全球推動「有意義的民主」,進一步消除各國國內實際的不平等帶來的治理亂象,反而是美國帶頭搞起「一家之言的民主」,讓一場理應神聖的民主對話,卻越開越有着大型公共關係表演的空虛感,淪成臺式政治大拜拜,更像極了「信美國得民主」的宗教崇拜儀式。

當參與國家地方自甘淪爲美國「選擇性民主」的扈從者,對美國多年來的民主雙標「選擇性失憶」,附和打壓美國的地緣政治敵手爲「威權政權」,卻不反思他們口中的「威權政權」,本質上就是美國造成的全球化效應問題產生的反動;這些普遍生活水平偏低的國家,不是無緣無故欠缺民主基因,而是在美國霸權主義領導的全球秩序下,被排除在經濟利益分工範圍外的邊緣國家。

一場神聖的民主峰會反倒像是全球公審大會,要求扈從小國記名式聯名站隊,決定誰纔是「威權政權」,早已「走鍾」淪爲與會者各取所需的「民主自助餐」——愛點什麼就點什麼,沒有民主的參考價值了。

(作者爲自由撰稿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