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拆島困局:圍填海整改拉鋸戰

在大海邊能有一套房子總是令人心曠神怡,這也在很多人的眼裡變成了商機,那麼海南就是一個充滿着商機的地方。

圍填海造地等問題帶來的利弊,也是海南建設中非常引人關注的一個問題,從最初的建設過程演化至今,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場拉鋸戰。

海南的發展也存在着很多問題

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橡膠作爲一種極爲重要的戰略物資,一直被西方國家壟斷和封鎖着。

這個階段,海南就開始挺身而出,響應起號召,開始了著名的橡膠墾殖戰。

橡膠的種植面積,也從最初的幾萬畝,發展到後來的八百多萬畝,成爲了名副其實的天然橡膠島。

隨後的很多年時間裡,海南有着重要的地位,不過它的發展速度還是比較緩慢的。

在工業化和國際化發展的當時,海南還是採取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

直到在近代積累起大量的人才資源之後,海南也開始尋求經濟發展的機會。

因爲極爲優越的自然風光,海南也成爲了國內外房地產商心目中的“風水寶地”,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大家一擁而入,紛紛開始尋找着立足的機會。

1991年,是海南房地產的一個“井噴期”的集中體現。

五千多家房地產公司全部在海南雲集起來,佔到了全國房地產公司的百分之十五。

對於海南來說,這已經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比例,很多海南的居民還記得當年的場景。

在海口的那些主要街道上,似乎天天都在過節,椰子樹都變成了“杆子”,上面掛着各種各樣的橫幅,橫幅上寫着各種各樣樓盤的名稱。

那些廣告小姐幾乎遍佈在海口市區內的各個角落,地產廣告就更不用說了,只要是看報紙和電視,都會映入眼簾。

當年的海南由於這一陣風,似乎也“吹”來了各種各樣傳奇的故事,有人因樓市盆滿鉢滿,也有人傾盡家產斥資買樓。

可這一場鬧劇,終究在1994年結束。

從這一年開始,由於宏觀調控,銀根變得緊縮了起來,數百億的資金被凍結。

大量房地產公司要麼倒閉,要麼連夜逃離海南,留給海南的,是衆多的爛尾樓,企業家中,也催生出了很多“三角債”。

至此,風景秀麗的海南,也成爲了無數人的傷心之地。

接下來,海南的爛尾樓需要處理,土地收益分配規則也需要完善。

然而,這次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會有更加“瘋狂”的房地產舉動在等待着海南。

在很多人心目中,海南樓市沒落了,可是,“國際旅遊島”的成立,又再度給了房地產商信心,大批投機客再度涌入海南。

這下,海南無論在風景上還是在政策上都有了極大的地位提升,這似乎是一塊前途無限的寶地。

進入2010年之後,海南的房價和地價再度迎來了飆升,這些地產商們非常瞭解來自外地地購房者們需要什麼。

大量的房企,都希望把目光聚焦到“海景房”上。

可土地就這麼多,如何讓接下來的房子繼續有海景,大家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填海造島。

從蓋樓的角度來考慮,填海的成本並不算太高,若是海南的房價能夠支撐,中間的利潤還是極爲客觀的。

而且,在當時填海項目並沒有觸及到林地、耕地等,政策也不算卡的很嚴格,如果造島能夠成功,開發企業可以獲得大量的土地。

一條循環線就此誕生:有了土地,可以通過銀行貸款獲得鉅額融資,企業運作起來後,蓋出來的樓通過極高的價格出售給購房客,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因此,葫蘆島、如意島、日月島等項目紛紛開始動工,填海造島也進入了一個高峰時期,一個海南島內,就有很多大型的造島工程在推動的過程中。

從經濟角度考慮,填海造島本身就是拓展着活動空間,還可以刺激經濟發展。

而且,只要是開工,那就能促進就業,牽一髮而動全身,各行各業似乎都能夠獲得發展的機會。

實際的行動過程中,填海造島項目也一直受到爭議,因爲這都是建立在破壞原有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的。

如意島就是一個其中的典型,大概在2012年左右,中弘控股有限公司和他人聯手,以30億的價格拿下了如意島項目,那會的媒體報道可謂鋪天蓋地,一度被稱爲是“海南最大填海人工島項目”。

這個項目備受關注,也從一開始就出現了官司,它的每一步發展,也算是極爲不容易的。

當“環保風暴”襲來,它就幾乎氣數已盡。

江蘇路航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長江重慶航道工程局等企業,也因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與如意島公司對簿公堂,他們中的債務問題非常複雜,三言兩語很難說盡,不過如意島面對的每一個問題,都是造就“雪崩”的“雪花”。

這顯然已經變成了一場拉鋸戰,一邊是因爲環保整改而導致的停工,另一邊是折騰了一半的項目。

在如意島項目停工之前,很多需要大量工人的工地都聚滿了人,帶動着當地的餐飲和娛樂產業發展。

其中,最吃香的莫過於小餐館、小便利店以及小燒烤攤,很多小老闆爲了吸引生意,乾脆直接以“如意”來命名店鋪。

在2018年年初如意島項目整體停工後,很多店鋪只能在無奈聲下走向歇業。

這樣的景象,也引得很多經濟類記者前去走訪調查,根據當年的報道顯示:2017年2月18日,如意島跨海大橋開工,這是集公路、電車、電網、燃氣等六位一體的跨海大橋,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通車。

雖說只有5公里的大橋,可當年由於一些自媒體號歪曲了意思,被過分解讀,因此更加出名,也算不經意間促成了一次廣告。

讓這樣巨大的項目整體停下來,是拉鋸戰雙方不斷髮力導致的一個階段性成果。

中國房地產報的記者多次聯繫如意島項目的相關人士,不過對方始終拒絕採訪,他們只是回覆:“我們不接受採訪,也不能向你們透露任何如意島的信息。”

當時,如意島的下一步該邁向何方,沒人能知道標準答案,不過諸多地產商都從這些事上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如意島那幾年要面對的,不僅是關心着項目如何才能重新推進,還要面對很多債主,在他們工商信息的“企業動態”中,依然還有很多新增的判決書。

海南那十幾個人工島中,有一些成功案例,也有一些公司應聲而倒,填海填一半就擱置了。

隨着拉鋸戰的四處持續推進

在那些大型造島工程中,一些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也不斷在“踩線”,超出了施工的範圍,對當地的海岸線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或許,另一個典型的案例,便是葫蘆島。

一些老海口人在面對葫蘆島這個項目的時候,很多人就不看好。

在葫蘆島還在建設的時候,附近就冒出了大面積的灘塗,海口灣的水出現了發臭的狀況。

足以看出,這種拉鋸戰,不僅是開發商和政府之間,也是大自然和人類之間的。

中匯宏基花了10.89億的價格獲得了使用權,使用年限爲40年。

可是,葫蘆島燈塔酒店的項目遲遲沒有取得任何的實質性進展,爛尾的時間都有8年,島上一直都荒無人煙,結果,不少本地人跑到上面去釣魚。

島上除了一片雜草外,只有工程建設指揮部的臨時房屋,就再也沒有其他項目了。

爛尾的原因,其實和環保還沒太大的關係,也是因爲開發商的資金不充足,一堆利益糾葛使得葫蘆島項目從一開始就陷入了泥潭之中,這不得不讓人想起多年前那批海南開發商。

在海南省政府出臺了最嚴厲的土地管理政策後,直接堵死了房地產企業違規的源頭。

葫蘆島的命運,就比較悲慘了。

2016年,燈塔酒店項目還在海南省發改委的“年度重點項目投資計劃”當中,可是第二年,環保督察就來了,葫蘆島自然難以過關。

經過調查和研究,專家們發現了葫蘆島造島會造成海口灣自然迴流弱,容易造成沉積污染。

那麼,拆除葫蘆島,也是一條必經之路了。

到了2020年,一批填海造出的島大限將至,當年10月19日,海南發佈了《海南省貫徹落實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報告整改方案》 ,對萬寧日月灣月島項目、海口如意島項目、海口葫蘆島項目等9個圍填海項目,規定了詳細的整改措施以及整改期限。

2021年的春節剛剛過去,海口灣葫蘆島上的施工隊員們就開始陷入了忙碌。

他們接到的任務,是在2021年8月之前將這個已經有3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全部拆除,開發商自然是不願意的,他們強烈抵制,這又是一場新的“垂死掙扎”的拉鋸戰。

開發商只能去找到海口市委和市政府反應,請求他們立即協助停止拆除葫蘆島,他們的意思是:將土地賣給我們這是法律行爲,可拆除是行政行爲,並非履行爲,這種情況下能不能拆?

王念晴是中匯宏基的負責任,根據她向《中國新聞週刊》提供的資料現實,一天之前,開發商方面還和政府在《土地出讓合同》上談判,可第二天,拆島的重型機械就悄悄開進了葫蘆島。

這場頗具規模的拉鋸戰當中,挑戰也體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政府如何能做到科學決策,來避免個人意志的干擾。

其二,如何能做到依法整改,保護相關企業的合法權益。

其三,面對歷史遺留問題的時候,又怎麼能做到實事求是,來避免新形勢下的形式主義。

在兩輪的中央環保督察下,葫蘆島也成爲了整改最徹底的項目。

在拉鋸戰中,如何保障企業的合法利益是最難的一道題。

矢弓撰文評論稱:10年前我是強烈反對在海口灣填海造島的,但是10年後看到這座島要挖掉的消息,心中還是悵然若失;畢竟這一填一挖,損失的都是老百姓的錢。

和葫蘆島類似的,還有大名鼎鼎的三亞鳳凰島項目。

這個項目,也是從開展生態修復開始,到拆除部分島體的“加碼”,同樣是在2017年,中央的環保督察組向海南省反饋的時候提到了:

三亞市奉海島填海項目以國際客運港和郵輪港的名義取得了海域的使用權,但是,他們在實際開發的過程中卻將土地用在房地產和酒店的開發上,這導致了三亞灣西部岸線遭受到了侵蝕,爲了修復海灘,又不得不斥資對三亞灣進行人工補沙。

“雙暫停”是政府的第一步棋,鳳凰島的項目也在這一年的“雙暫停”之列。

不過,開發商這邊也在努力找着補救的辦法,經過了37天的整改,2018年2月12日,三亞鳳凰島被解除了禁令,也恢復了經營和建設。

第二步,則是涉及到多個項目整改方案的加碼和升級。

海口葫蘆島被要求全面拆除,萬寧日月島被要求拆除月島,鳳凰島二島則僅保留國際郵輪母港碼頭,拆除其餘部分。

有這些稍微嚴格的政策,也是因爲一些項目在整改的時候還是心存僥倖,9個需要整改的項目中,就有3個整改不嚴格,此外,還有澄邁盈濱半島這種項目膽敢繼續實行違法違規建設,大面積損害了紅樹林。

拆島,企業難受,政府也同樣難受。

拆島是爲環保和未來的綜合考慮,可就目前來說,前期的工程是對環境的一次破壞,而拆島則是二次傷害。

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研究所所長陳宏認爲,恢復原狀幾無可能:“就像一張紙,本來是很平整的,把它摺疊再展開,不管怎樣都會留下摺痕。”

此外,就經濟發展方向考慮,若是要發展遊輪母港,三亞除了鳳凰島外別無選擇。

拉鋸戰的本身,還是在於發展和保護之間求得一個平衡。

參考

從天涯海角到開放高地——一個個時代名片記錄海南滄桑鉅變 新華社

改革開放30年:海南建省歷程回顧 環球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