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啓用,中國邁入高密度發射時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楊 北京報道
中國商業航天的發展,又迎來一個里程碑。
11月30日22時25分,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2號工位點火升空,順利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和技術試驗衛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這次發射,看點頗多。它不僅是長征十二號的首秀,也是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建成以來執行的首次任務。
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東郊鎮,整個項目由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行管理,從2022年7月動工到這次首發共歷時878天。
目前,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擁有兩個發射工位。其中,一號工位於2023年底竣工,該工位是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的專用發射工位;二號工位於今年6月竣工,這是一個通用型工位,可滿足不同火箭的發射需求。
資料顯示,二號發射工位是我國首個通用中型液體工位,適配3.35—5米範圍內直徑近20個型號火箭的發射需求,採用水平組裝、水平測試、水平轉運的“三平”快速測發模式,使得火箭轉場工位最快3天可發射,發射後最長7天可恢復狀態。
海南商發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紅建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建成的兩個中型液體工位以及相配套的加註供氣等設施,已具備常態化高密度發射能力。按設計,每個中型液體工位每年均可發射16發火箭。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成功首發,填補了我國商業航天發射場的空白。這對於我國即將迎來的2025商業航天“發射大年”,至關重要。
據不完全統計,光是在研的可回收火箭,就已有6款計劃在2025年首飛,包括天龍三號、朱雀三號、力箭二號、引力二號、雙曲線三號等。
一位商業航天從業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投入使用之前,國內留給商業航天使用的工位資源非常少。
“我國有酒泉、太原、文昌、西昌四大發射場,總共十餘個發射工位,開放給商業航天的主要是酒泉和西昌。此前,酒泉也建立了一些商業工位,但受制於地理條件,許多大型火箭很難運輸過去。所以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將成爲滿足中國商業航天未來發射需求的重要支撐。”該從業者表示。
作爲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的重要建設方,北京長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傑也對外透露,“首飛之後,我們將逐步形成常態化發射能力,滿足航天一院、八院及10餘家民營航天企業20餘型火箭發射需求。同時積極準備參與二期發射工位的建設。目前,我們已經簽約了10餘家民營航天公司。”
長征系列新成員
除了全新的發射場,此次發射的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也非常值得關注。它是長征火箭家族的新成員,與現役的長征二號丙、長征二號丁一樣,都是兩級構型的液體運載火箭。
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製,火箭全長約62米,起飛質量約430噸,一級採用四臺推力1250千牛的液氧/煤油發動機,二級採用兩臺推力 180千牛的液氧/煤油發動機。
該火箭是我國首型4米級運載火箭,也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單芯級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不少於12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少於6噸。它還可根據任務需求適配5.2米、4.2米直徑構型的整流罩,支持單星、多星不同軌道發射。
在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身上,有不少亮點。比如,它突破了包括健康診斷管理、牽制釋放、與液氧相容冷氦增壓、鋁鋰合金貯箱、全三平無人值守等爲代表的一系列新技術攻關。
它在長征系列家族裡首創4米級箭體直徑,與傳統3.35米直徑的運載火箭相比,推進劑裝填量提升30%,火箭模塊的推力性能提升108%。
它在國內首度運用與液氧相容冷氦直接增壓技術,利用低溫下氦氣密度大的特點,大幅減少增壓氣瓶數量,提高了增壓氣瓶的儲氣效率。
除此之外,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還在研製過程中創新應用大量新材料、新工藝,在有效提高結構承載能力的同時,實現自身減重,爲實現更強的運載能力、滿足更廣泛的任務需求奠定技術基礎。
目前,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已經做好進入高密度發射狀態的準備,將有效提高我國太陽同步軌道入軌能力和低軌星座組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