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鄉村新圖景丨海派鄉村好去處:在稻田裡品詩,在美術館裡賞稻
共賞魅力滬郊新畫卷,共享海派鄉村新生活。7月1日起,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聯合多個涉農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及經營主體,與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合作推出《海派鄉村新圖景》系列融媒專題報道。
在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的大裕村,一片生機勃勃的稻田旁,嘉源海美術館以獨特的姿態矗立其中。這座由世界著名建築設計師安藤忠雄設計的美術館,是上海唯一一座建在稻田裡的美術館。目前正在舉辦的藝術家沈少民個展《米:吃進胃裡的詩歌》,更是農業與藝術跨界融合的生動典範。這場展覽,如同一首關於稻米的詩歌,喚起了人們對食物的珍惜,對農業的尊重,以及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光影與稻香的對話
當藝術與鄉村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大裕村給出了答案。作爲“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大裕村已舉辦多屆馬陸葡萄藝術節,吸引了衆多遊客和藝術家駐足。創建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後,馬陸鎮引入嘉源海美術館,以“葡鄉藝海,共美大裕”爲目標,依託文化地標吸引藝術家們駐足創作,成爲人文藝術的沃土。於2023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的嘉源海美術館,更是爲這處“世外桃源”增添了不少人氣。
當年大裕村產業調整,隨着廠房逐漸外遷,2010年,嘉源海集團入駐大裕村,陸續建立起了藝術民宿等文化地標。“10年前,安藤忠雄造訪過大裕村,一眼就相中瞭如今美術館所在的這片稻田,想把他自己擅長的建築光影搬到這片稻田裡來,於是嘉源海美術館應運而生,成了一座坐落在稻田裡的美術館”,嘉源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達介紹,嘉源海美術館的定位是海派當代藝術館,在籌備此次展覽時與當代藝術家沈少民一拍即合。此次稻米主題展是開館以來的第三個大展,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3月2日。
藝術家沈少民,出生於20世紀50年代,對食物有着特殊的情感。同時,沈少民本身對安藤忠雄的建築風格也情有獨鍾,自己與安藤都不是科班出身,但卻都自學成才,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這讓沈少民與這座美術館產生了奇妙的羈絆。於是當美術館方找到沈少民時,他決定在安藤忠雄設計的美術館裡把自己對於稻米的情感轉化成藝術作品。此次展覽籌備了一年多時間,幾乎所有原材料都取材於美術館門前的這片稻田。他的作品圍繞稻米與生活方式展開,展現了他對“全身是寶”的稻米的深刻理解,並以其獨特的藝術視角,將稻米的故事娓娓道來。
藏在藝術中的農業哲思
展覽中最亮眼的部分要數藝術裝置“被食物困擾的羊”了。這件藝術裝置由上萬根稻草編織成了一條直徑超過半米、長達150米的巨型草繩,一端連接着稻田中的一組籠子,籠子裡的羊羣必須努力吃完所有的稻草,才能掙脫牢籠,重獲自由。而另一端由稻田延伸進入美術館的天井,這一設計不僅打破了室內外空間的界限,還賦予了作品一種穿越與連接的意象。“我們在這裡安排了10只羊,他們被拴在用稻草製作的繩子上。稻草既是羊的生存基礎也是束縛其自由、限制其行動的根源。”美術館工作人員管文英介紹,“這一場景深刻映射出了人類社會的現狀,就像我們需要食物賴以生存,但同時還在節食減肥,剋制自己的行爲,我們就像羊一樣,面臨着被食物所困擾的困境,食物與生態鏈循環的關係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藝術家還用收集到的⽔稻稻草燒成灰,通過低溫烘⼲製成稻磚,並⽤2000塊稻磚壘成了一座紀念碑,這⼀創作不僅是對傳統紀念碑概念的創新詮釋,更是對過往歲⽉中農⺠⾟勤耕耘、社會變遷以及⼈類與⾃然相互作⽤的記錄與反思。⽔稻作爲⼈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糧⻝作物之⼀,其⽣命週期從播種到收穫,⻅證了⼈類與⾃然環境的緊密依存。將⽔稻稻草轉化爲紀念碑的形式,既是對農業勞動的尊重,也是對⾃然資源的珍視與循環利⽤的倡導。此外,藝術家還在每塊稻磚上篆刻的⽂字——“始終我是我⾃⼰的結果”,是沈少⺠的詩集名稱,共收錄了所作詩歌81⾸。
此外,在展館內,還有藝術家通過繪畫、裝置、行爲、影像等多種形式,創作出的一系列不同材質、媒材和形態的作品。有從全國各地徵集的關於稻米故事的書信。有各個時期的糧票及一系列與水稻產業息息相關的新聞報紙,這些票據作爲1953年到1993年糧食供應制度與時代變遷的實物憑證,更是一個時代下家庭生活的寫照。有稻草被做成了宣紙“扶上了牆”,並保留了水稻的顆粒,像是對稻草原始身份的直接引用,記錄了從田間到地頭到牆面的奇妙旅程。採用無害焚燒技術把稻草燒成灰後製成的稻墨之上,隱藏着藝術家自己寫的詩歌。隨着研磨書寫,詩歌文字逐漸消散,用稻墨在稻草紙上繪製稻草圖案,形成了一個從自然到文化,再從文化迴歸自然的藝術循環。
當農業科普插上藝術的翅膀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以下簡稱“基因中心”)作爲本次展覽的協辦單位,爲展覽提供了部分展品,包括2000餘份珍貴的水稻種質資源,以及一些實驗器材作爲實驗室場景的布展道具。基因中心的參與,不僅爲展覽增添了科普價值和現實意義,更是農業科技與藝術結合的一次創新嘗試。
兩組⽔稻⼲溼標本展示了⽔稻從稚嫩幼苗到分櫱、拔節、抽穗成爲成熟稻穀的完整⽣命軌跡,作品巧妙地將科學與藝術之美融爲⼀體,既體現了嚴謹的科學精神,⼜蘊含了深邃的藝術韻味,喚醒了⼈們對⾃然環境的深切尊重與保護意識,倡導⼈與⾃然和諧共⽣的崇⾼理念,並深刻提醒我們珍視每⼀個⽣命體,⼼懷感恩地⾯對⼤⾃然的慷慨饋贈。
走進實驗室場景區域,可以看到大屏幕上正在循環播放節水抗旱稻主題的紀錄片《另一種選擇》。“最初,這裡播放的是一個稻田場景爲主題的風景片,在搭建完實驗室場景的過程中,突然想到,我們拍攝的科普片也可以在這個平臺展示。”基因中心黎佳佳隨即將自己的想法與沈少民作了溝通,在瞭解到節水抗旱稻“節水、抗旱、減藥、節肥”等綠色環保功能後,沈少民當即決定更換影片。於是,一個以節水抗旱稻育種爲主題的展示廳就此誕生。《另一種選擇》於2014年開始拍攝,歷時3年完成,時長34分鐘,運用多種拍攝技術,中英文雙語表達,拍攝足跡遍佈長江淮河流域、西南雲貴山區以及東北稻區。在2016年上海舉辦的國際自然保護節上,作爲我國選出的七部國產優秀紀錄片之一進行集中展映,產生重要的國際影響。同時,作爲《上海高清科教紀錄片系列》內容之一獲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一等獎及全國“金影聯大獎”科教片一等獎。
展覽期間,嘉源海美術館還推出了各種活動,包括三場科普講座,主題涵蓋節水抗旱稻的誕生、種子多樣性和大米的飲食文化。此外,還有豐富的公共教育活動,如春節特別活動,打算邀請觀衆體驗與大米相關的年夜飯食物。這些活動不僅增加了展覽的互動性,也通過將日常稻米主題的科普內容與展覽相結合,向觀衆介紹稻米相關的農業科學知識。
“將科普融入藝術,讓科普插上藝術的翅膀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做法很新穎,收穫了不錯的宣傳效果,吸引了更多人來了解農業,關心農業科技。這是我們第一次做這樣的嘗試,爲我們今後做科普開拓了思路。”基因中心負責人龔麗英表示,在未來的科普工作中,會嘗試更多跨界合作,讓科普得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文:趙一葦 施勰贇
圖:嘉源海美術館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