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找不到工作就啃老,自己養得起”,家長髮言招來一邊倒反對
如果我的女兒完成了大學學業,卻未能順利找到工作,我定會堅定地告訴她:“孩子,別擔心,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先安心在家待着就行,家裡不過是多添一雙筷子罷了。”要知道,工作的本質是爲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而非成爲生活的負擔。
現如今的社會競爭壓力巨大,就業形勢嚴峻,一時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是常有的事。就像許多研究表明,年輕人在初入職場時往往會面臨諸多挑戰和挫折。我們不必急於一時,工作可以慢慢地尋覓,合適的機會總會到來。
媽媽在,家就在,你永遠不會餓着。當你在家的時候,若是實在閒得無聊,你可以種種菜,感受一下從播種到收穫的喜悅。比如親手種下一顆種子,看着它破土而出,逐漸長大,最後變成餐桌上的美味佳餚,這是多麼有成就感的事情啊!你也可以洗洗碗,打掃打掃衛生,讓家裡始終保持整潔和溫馨。或者幫忙拿拿快遞,爲家庭生活增添一份小小的便利。
然而,這些家務瑣事或許做久了你會覺得枯燥乏味。當你感到這些已經無法滿足你的內心需求,需要有新的事情來調劑生活的時候,再去尋找工作也不遲。孩子,你要知道,我們無需跑到大城市去和他人拼命競爭,捲入那無休止的內卷之中。那種爲了工作而捲到頭髮直掉、精神錯亂、整夜失眠的生活,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絕對不是!我們不能拿自己的身體健康去換取那幾個微不足道的銅板,生活的真諦在於過得舒心、自在。
網友們對此議論紛紛,幾乎一邊倒地反對家長的這種做法:
“上班不光是爲了掙錢,而是有規律的生活,有固定的社交,讓你不被社會淘汰,更重要的是不得精神病!讓孩子在家待着就廢了。”
“你錯大了,父母的翅膀,罩不住兒女一輩子,進入社會的最初階段,也是人跟人拉開距離的最重要階段,我家不缺錢,但我對女兒的要求是,進入職場,要像小狼一樣撲咬,拼命佔據有利地形,努力像上掙扎,不管多難,有多少阻力,必須打拼出自己的天地,錢要在生命最輝煌的時候賺到手。”
“不管家裡條件是否養的起孩子,只要孩子畢業了就應該自食其力了,能找工作就上班,找不到就做生意,哪怕賠錢也要培養她獨立!父母不能陪兒女一輩子,兒女最終還是靠自己!”
就這件事而言,我着實無法贊同這位媽媽的選擇。孩子啊,咱們家確實不是養不起,就算孩子不去工作,單靠父母的工資分給孩子一半,孩子能拿到的“工資”也能超過五千多元,滿足基本的吃喝需求肯定是沒問題的。
然而,在家無所事事的日子,會讓孩子與社會嚴重脫節。要知道,在如今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瞬息萬變,長期在家不與外界接觸,很快就會跟不上社會的步伐。這對於正處於青春年華的年輕人來說,絕對是一種不正常的生活狀態。
年輕人,年紀輕輕,倘若不去社會上闖蕩闖蕩、拼搏一番,就輕易選擇躺平,那怎能對得起自己那充滿無限可能的青春呢?工作不僅僅是爲了獲取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它能提供社交的機會。在工作中,孩子可以結識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拓展自己的人脈圈,從而開闊視野,與時俱進。而且,通過努力在工作中取得成績,能夠極大地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年輕,本就意味着朝氣蓬勃、勇往直前,是用來奮鬥的最佳時期。不然,擁有這大好的青春時光又有何用?我們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勇敢地走出去,去接受社會的洗禮和挑戰,而絕非讓他們留在家裡,過着安逸卻空虛的生活。要知道,如果人的平均壽命有 80 歲,那麼等到 55 歲退休之後,將會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待在家裡享受悠閒。但在青春歲月裡,就應當去揮灑汗水,追逐夢想,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親愛的讀者,對於一位家長髮文,孩子如果找不到工作,就讓他在家啃老,自己養得起這件事,你有什麼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