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氣逼人,九大跨國車企裁員超五萬人
11月剛開始,Stellantis、日產和奧迪宣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在全球範圍內削減總計超過1.6萬個工作崗位。其中,日產將在全球裁員9000人,Stellantis將在美國和西班牙裁員2600人,奧迪將在德國裁員4500人。這還只是近期汽車產業鏈裁員的一小部分。
全球經濟下行的寒風吹過了汽車行業,電動化轉型的艱難和汽車消費需求的消退,讓車企及零部件企業不得不對戰略進行調整,對內部組織結構的優化,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而裁員是增效降本的直截了當且立竿見影的手段。
根據GlobalData(原LMC Automotive)提供的信息,9月全球各大市場的銷量大多出現下滑,GlobalData將2024年全球輕型汽車銷量預期下調了50萬輛,至8800萬輛。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9月,歐盟新車銷量80.9163萬輛,環比增長25.7%,但同比下降6.1%,且連續兩個月同比下降。大陸集團預測,2024年歐洲汽車產量將下降4%-6%。
據Cox Automotive預測,2024年美國新車銷量將爲1570萬輛,較2019年少100多萬輛。據研究機構沃茲情報公司(Wards Intelligence)估計,第三季度美國整體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1.9%。
研究機構J.D. Power的數據顯示,由於車企和經銷商提供了更多折扣,9月份美國新車的平均售價爲44467美元(約合人民幣31.33萬元),雖然比去年下降了近3%,但比2019年年底新車平均售價34600美元(約合人民幣24.38萬元)還是高了不少。
最令車企膽寒的是,當季全球汽車製造商淨利潤排名的前十位中豐田、奔馳、大衆、本田、寶馬等五家跨國汽車巨頭,都遭遇了同比超過50%的腰斬式下滑。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的研究預測,在未來十年內(直到2035年),德國汽車行業將有14萬個工作崗位流失,這相當於目前工作崗位總數的約15%。
荷蘭國際集團(ING)首席經濟學家卡斯滕·佈雷茲基(Carsten Brzeski)認爲,歐洲汽車業“正處於結構性轉型之中”,轉型的陣痛不僅僅影響大衆汽車,而是會影響整個汽車業。
除了主機廠,國際汽車零部件巨頭也在進行裁員。
主機廠與其零部件供應商之間存在着一種緊密相連、相互依存的關係。當主機廠遭遇較大的經營困境時,這種壓力往往會不可避免地傳遞給其零部件合作伙伴,跨國零部件廠商普遍出現了營收下滑,不少企業利潤跌幅也頗大。
當前電動化已成爲汽車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燃油車市場正逐漸縮減,這直接導致了發動機、變速箱等傳統核心零部件的需求大幅下降。這種轉變要求傳統供應商不僅要及時調整業務結構,還要適應新的技術需求,在短時間內完成技術升級和產品線調整,而降低成本成爲了這些零部件供應商的主要應對策略,裁員雖然也有成本,但不失爲最直接有效的降本手段。
據德國諮詢公司Falkensteg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該國已有約20家年營業額超過1000萬歐元的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申請了破產保護,這一數字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0%。
此外,汽車市場火熱的價格戰也不可避免地壓縮汽車零部件成本,這也可能導致汽車零部件企業銷售額走高,利潤率走低的尷尬局面。
日產
此次掉出淨利潤榜單前十的日產汽車,當季財報顯示同比直接由盈轉虧,淨虧損93.4億日元(約4.33億元人民幣);經營利潤319.1億日元;銷售淨額同比下滑5.08%至2.99萬億日元(約1392.89億元人民幣)。
11月7日,日產宣佈進入緊急恢復模式,內田誠(Makoto Uchida)表示,正在實施多項措施,包括降低銷售、綜合及行政開支,降低商品成本,優化資產組合等。日產汽車決定出售其三菱汽車的部分股份。同時,日產汽車CEO內田誠將從11月起自願放棄50%的月薪,其他執行委員會成員也將自願相應減薪。
日產將全球裁員9000人,並削減20%的產能,以應對主要市場銷售下滑的局面。隨着銷量和利潤的下滑,內田誠及其重振日產增長的努力遭遇重大挫折。今年三月推出“電弧(The Arc)”的新商業計劃被迫擱置,內田表示,日產不會取消計劃中承諾推出的30款新車或更新車型,但根據市場需求,它們的發佈時間可能會有所推遲,內田表示。
Stellantis
Stellantis集團發佈財報顯示,集團不含旗下合資企業的出貨量爲114.8萬輛,同比下滑20%。
第三季度實現淨營收33億歐元,同比下滑27%,這主要是由於出貨量的減少、不利的結構差以及產品定價和外匯所帶來的影響。
爲了適應全球汽車產業向電動汽車轉型所面臨的市場挑戰,Stellantis正在調整其生產結構,以應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裁員成了其戰略轉型的一部分。
早在今年3月,Stellantis集團已在美國地區裁減約400名技術工人和軟件工程師。其還與意大利工會簽署進一步自願裁員協議,計劃在該地區裁員3000餘名。
9月27日,Stellantis集團宣佈將在波蘭格利維採的輕型商用車工廠裁員500人,並裁減美國密歇根州斯特林高地工廠的近200名員工。
11月上旬,Stellantis表示將裁減1100名在俄亥俄州托萊多生產吉普Gladiator的工人。
該公司計劃於2025年1月5日起西班牙托萊多(Toledo) 的組裝工廠將從兩班制改爲一班制,大約會裁掉1100名員工;還將在底特律一家零件測序工廠裁掉約400名工人。
在大規模裁員的同時,Stellantis集團的高層將大幅調整,並公佈了CEO唐唯實(Carlos Tavares)的離職日期。無論是密集裁員,還是現任CEO退休,都直接指向當前Stellantis集團面臨的嚴峻業績挑戰。
奧迪
奧迪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均出現了大幅下滑。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爲153.22億歐元,同比下滑5.5%;營業利潤更是僅爲1.06億歐元,同比下滑高達91.0%。奧迪在財報中表示,營收利潤的下滑主要歸咎於布魯塞爾工廠重組的費用。
11月7日,奧迪宣佈計劃通過削減生產以外的工作崗位來縮減勞動力規模,預計將有數千個職位面臨裁員風險。
奧迪的裁員計劃將主要集中在間接工作崗位上,如開發領域。公司目標是減少約15%的間接就業崗位,僅在德國就可能影響4500個職位。
大衆
大衆汽車集團發佈的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大衆汽車集團第三季度實現營收784.78億歐元,同比下降0.5%;營業利潤28.55億歐元,同比下降高達41.7%,跌至三年來的最低水平;淨利潤同比下降超六成至15.8億歐元;核心品牌大衆乘用車的毛利率僅爲2%。這一業績表現爲大衆管理層在德國大刀闊斧採取的成本節約措施給出了理由。
大衆集團CEO奧博穆(Oliver Blume)在9月宣佈,進一步加大針對大衆集團的降本措施。大衆集團彼時發佈聲明稱,公司可能關閉在德國本土的汽車製造廠和一家零部件廠。
此前,大衆被曝出正探索一系列削減成本的措施,其中包括全員減薪10%、凍結兩年工資增長、限制高層員工的獎金、減少員工週年紀念日的額外福利、關閉德國三家工廠以及可能裁員數萬人等,以節省40億歐元。
奧博穆透露,大衆集團要在德國本土關閉兩家工廠,兩家工廠涉及2.5萬名員工;中期將減少德國員工3萬人,約佔德國員工總數的10%。就裁員計劃,大衆集團正在與德國工會談判中。
通用
美國市場正在復甦,但地區發展不平衡和電動化轉型仍然給國際車企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通用汽車第三季度在美國汽車銷量爲674336輛,同比增長21%,其中電動汽車銷量環比增長28%。第三季度營收爲488億美元,股東淨利潤爲31億美元。
雖然業績表現穩健,但通用汽車爲應對轉型和削減成本,也在近期啓動了裁員計劃。
8月,通用汽車就因沒有達成進軍軟件領域的預期,部分新車因軟件故障被迫延遲上市,而在全球範圍內裁掉了軟件和服務部門的1000多名員工。
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Mary Barra)透露,由於電動汽車需求未達預期,通用可能無法實現原本計劃的,2025年在北美生產1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
9月底,通用汽車宣佈,爲了準備生產新款雪佛蘭Bolt EV,計劃2025年1月之後,將在堪薩斯州暫停生產凱迪拉克XT4,並將在堪薩斯州費爾法克斯裝配廠解僱1695名工人,裁減人數佔到員工總數的近七成。
博世
根據波蘭媒體 Rzeczpospolita 11月5日報道,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集團首席執行官史蒂凡·哈通(Stefan Hartung)於11月4日表示,公司在2024年將無法實現其財務目標,並可能會進一步調整人員配置。
“近幾個月來,博世一再宣佈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最新的舉措影響了德國的7000多個工作崗位,主要是在汽車供應部門,但也在工具部門和處理家用電器的BSH子公司。”哈通說。
受全球經濟萎靡和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初期發展遲緩的雙重影響,博世集團正面臨訂單量不足的挑戰,導致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其汽車與智能交通業務板塊,雖然佔據了公司整體收入的60%,但該板塊的利潤率卻處於最低水平。
早在今年1月,博世就宣佈,計劃在2026年前裁員1200人,其中950人在德國本土。
舍弗勒
舍弗勒集團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其第三季度的息稅及特殊項目前利潤(EBIT before special items)爲1.87億歐元,同比大跌45%,這一成績顯著低於市場預期。
11月5日,零部件巨頭舍弗勒集團CEO克勞斯·羅森菲爾德(Klaus Rosenfeld)宣佈了一項重大重組計劃,包括在歐洲範圍內裁員約4700人,並關閉兩家生產基地。具體來看,軸承與工業解決方案事業部將裁員2400人;動力總成與底盤事業部,以及電驅動事業部將裁員1700人;10月1日與緯湃科技完成合並後,中央職能及研發部將裁員600人。此次裁員計劃預計在2025-2027年之間完成。
據公司估算,此次裁員計劃將幫助舍弗勒在2029年底前每年節省約2.9億歐元(摺合3.155億美元)的成本。然而,這一重組過程也將帶來一次性成本,預計總額將達到5.8億歐元。
該公司表示,這一決定是旨在增強公司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的長期競爭力,這一環境的特點是激烈的全球競爭和汽車供應鏈的重大變化。
米其林
11月5日,輪胎製造公司米其林宣佈,到2026年將關閉其在法國的紹萊和瓦訥工廠。除卻歐洲市場疲軟和成本上升等共性原因外,米其林公司還給出了一個更爲針對性的理由:“近年來,歐洲乘用車、輕型卡車和卡車輪胎市場發生了深刻變革,主要來自亞洲的低成本輪胎趨勢強勁,這對高端市場造成了不利影響。”
法國輪胎製造商米其林表示,關閉的兩家工廠共有員工1250人。“這是由於業務下滑導致的狀況,我想對所有員工說,我們不會置任何人於不顧。”米其林首席執行官弗洛倫特·梅內戈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說。
採埃孚
10月24日外媒報道,採埃孚計劃到明年年底在德國薩爾布呂肯(Saarbrücken)工廠裁員1800人,這次裁員計劃在2025年底前完成,如果狀況得不到改善,到2028年底,該工廠甚至可能會裁掉4500個工作崗位。該工廠目前約有10000人在工作。
發言人說,薩爾布呂肯工廠是採埃孚唯一可以生產燃油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變速箱的地點。公司甚至爲生產電動汽車的變速器安裝了新的生產線,但現在由於訂單崩潰,設施的利用率目前低於預期。
早在7月26日,採埃孚集團對外宣佈,預計將在2028年底前,將其德國員工人數從目前的5.4萬人,逐步削減1.1萬-1.4萬人,並整合德國工廠,根據預期的持續疲軟的市場需求調整產能。
(原標題爲《凜冬將至?9大跨國車企裁員575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