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元帥如果沒有入過“原始股”,只怕也是凶多吉少

韓元帥即韓世忠,宋代延安府綏德人,今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境內。1090年出生於貧寒之家,十八歲從軍,既是爲國效力,更是亂世餬口。

世人皆知嶽元帥,殊不知韓元帥同樣是抗金名將,同樣的戰功卓著,同樣踩着南宋主和派的腦神經讓他們夜不能寐。

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37歲的韓世忠因抗金有功剛剛擢升四品前軍統制,節制5000多人,在河北南部一帶繼續對金國的防禦作戰。

同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僥倖逃脫金軍後直奔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境內)。當年四月,收到趙構消息的韓世忠率領所部兵馬到達濟州(今山東鉅野境內),擊退準備進犯應天府的金軍。

在韓世忠等軍事將領的支持下,1127年趙構即宋高宗在應天府趙構登基,改元建炎,延續宋朝政權,史稱南宋。

從此在數年內,韓世忠始終圍繞趙構,爲其平定叛亂、鞏固皇位。

建炎二年即1128年,趙構爲了躲避金軍追擊,在韓世忠等將領的保護下南逃至揚州。到達揚州時,鎮守揚州的張遇拜見趙構時並沒有解甲參拜、盡臣子禮,再加上揚州盛傳即將逼宮奪位,一時間局勢十分緊張。

韓世忠至少做了四件對趙構極有幫助的事情:

1、韓世忠隻身來到張遇的軍營,苦口婆心的勸說張遇,勉強暫時穩定了揚州局勢。

2、張遇未發難,另一支地方武裝李民卻密謀叛亂,韓世忠搶先出手,處死叛亂的元兇劉彥、驅逐了李民,將參與叛亂的二十九人送交上司王淵並最後處死。

3、建炎三年即公元1129年,趙構因恐懼金軍渡江追擊,瞞着韓世忠等人,僅帶親隨便秘密逃離到了錢塘。後來得知消息的韓世忠馬上親率軍隊從海路到達錢塘,保護趙構的安全。

4、建炎三年即公元1129年三月,之前跟隨趙構的禁軍將領苗傅、劉正彥等人趁其他將領對抗金兵南下之際,發動宮廷兵變,逼迫趙構讓位於自己的兒子——只有2歲的趙旉。韓世忠、張浚等人得知消息後馬上率軍回師勤王,後來解救趙構。

因爲建炎三年的形勢最爲危急 ,所以此次救駕讓趙構更加信任和感激韓世忠。韓世忠被任命爲武勝軍節度使、御營左軍都統制,官居從一品,三年升了五級,這是“崇文抑武”的宋朝不多見的現象。

當然,最重要的不是快速升官,而是獲得了“護身符”、拿到了“原始股”:趙構親自書寫“忠勇”字幅賜給韓世忠。

此後,無論趙構本人,還是達官顯貴,即使秦檜等主和派,必須且只能稱呼韓世忠“忠勇”。

韓世忠的軍事生涯和軍事功績大致分爲三段,建炎初年的幾次救駕只是第二段。

第一段是在韓世忠救駕和高升之前,即在宋徽宗、宋欽宗年間的對西夏戰爭、平定方臘起義、堅持在河北抗金等方面,韓世忠已經表現出較好的軍事才能。

作爲貧寒子弟,這一時期的韓世忠是靠拼命、運氣和軍功獲得過至少五次重要的晉升,從管轄十幾人的小隊長,到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晉升四品前軍統制,韓世忠用了不多不少正好20年時間。

出身卑微且又是在時刻防範軍人的北宋,38歲正四品武將,韓世忠已經相當不錯了。

第三段是在多次救駕、獲得趙構信任和委以重任之後。韓元帥打仗其實不輸嶽元帥,但卻也有很多不同,舉兩個例子。

一是水戰獲勝,即黃天蕩之戰,這是韓元帥比較特殊的才能。

建炎四年即即公元1130年三月,金軍南下遇阻後退至鎮江,韓世忠已屯兵焦山寺,並伏兵金山龍王廟,重創完顏宗弼即金兀朮。

完顏宗弼不敢再戰,率殘餘金軍主力約十萬(《金史》中記載記爲四千)退入黃天蕩,企圖從此處渡江北逃。

黃天蕩是江中的一條斷港,早已廢置不用,只有進去的路,沒有出去的路。韓世忠見金軍誤入岐途,立即率兵封鎖住出口。完顏宗弼率金軍被困於黃天蕩內,進退無門,只得派使者與韓世忠講和,願意把搶掠的財物全部送還以求退路,韓世忠嚴詞拒絕。

韓世忠則準備置全殲金軍於黃天蕩,他派人打製鐵索和鐵鉤,一遇敵船定要消滅。

完顏宗弼則趁宋軍揚帆行船的時候,集中火箭射燒宋軍船帆,果然有效,宋軍船隻被燒燬許多,將軍孫世詢、嚴允戰死,金軍趁機衝出黃天蕩,向北逃過長江,撤回黃河以北地區。

黃天蕩之戰,韓世忠以八千宋軍圍困號稱十萬的金軍長達48天,戰跡傳遍江淮。阻擊金軍成功、獲得安全的宋高宗趙構此時非常高興,6次賜札褒獎韓世忠,戰後晉拜其爲檢校少保、神武左軍都統制兼武成、感德二鎮節度使,正一品,位極人臣。

二是作戰口號,韓元帥征戰從不提“直搗黃龍、迎還二帝”。

嶽元帥在淮北、江北作戰多年,爲了激發軍隊、鼓舞金軍佔領區的民衆,曾多次提出“直搗黃龍、迎還二帝”的口號。

這當然是正確得不能再正確的口號。只是背後的尷尬,只有宋高宗趙構等一部分人才能深刻體會:迎還二帝歸來,朕又如何自處?

韓元帥與趙構相處多年,自然明白其中微妙。而且多次救駕,韓元帥不僅多次獲得趙構的封賞與託付,肯定也會對趙構產生更多的信賴與擁護。

韓元帥每次領兵作戰,只會有一個口號:奉旨興兵。

1141年十月岳飛被投入大理寺獄中,其長子岳雲早在獄中等他了。

當年十一月初七日,宋金“紹興和議”達成,主要內容是:

宋金議和既然已經達成,再關押岳飛等人其實並無必要。但趙構、秦檜、万俟卨等人卻不肯放人,哪怕是羅織罪名、坐實冤獄。

當時朝中文武大臣畏懼秦檜等人的威勢,無人敢爲嶽元帥仗義執言,只有韓世忠深感不平。韓世忠先是請求覲見趙構,卻屢次不得,只好找到秦檜,當面質問。

韓世忠問:岳飛父子何罪?爲何將其關押?

秦檜回答:岳飛之子岳雲與張憲書(指書信),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韓世忠說:“莫須有”三字能服天下嗎?

爲此得罪秦檜,親友提醒他早做準備,防範報復,但韓世忠卻說:今吾爲已而附合奸賊,死後豈不遭太祖(指趙匡胤)鐵杖?

最後岳飛在大理寺獄中遇害:受“拉脅(猛擊胸脅)”之刑,也有說飲鴆服毒。岳雲和張憲被斬首。

岳飛遇害前在供狀上只留下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此後岳飛、張憲等人的家產都被沒收,家屬被分送廣南、福建路拘管。

嶽元帥等人在1142年一月遇害後,直到當年十月,韓世忠終於見到趙構。因“紹興和議”達成,金軍釋放了趙構的生母韋太后,趙構爲表示恩遇,特令韓世忠陪同自己前往迎接韋太后。

爲了進一步安撫韓世忠,1143年二月,趙構再次晉封其爲鹹安郡王,四年後又讓韓世忠領鎮南、武安、寧國三鎮節度使。

別誤會,南宋的節度使早就不是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的實力派,只是一種榮耀和獎賞。

嶽元帥遇害後的韓元帥,不僅忍住委屈並全力配合趙構進行各種政治表演,而且也做到了讓主和派比較滿意的:口不談兵、不見舊部。

從1141年卸下軍權後,52歲的韓世忠進入晚年生活。

韓世忠喜歡釋家、道家學說,以自己家鄉延安府綏德的清涼山爲名,自號清涼居士,既有思念故土之情,更有不問世事之意。

此時的韓元帥,與軍事、舊部做到了徹底“絕緣”,他最喜歡的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帶着幾名僕人,攜酒騎驢,遊覽西湖一帶。

心裡清楚一切的趙構,多次召韓世忠及其家人進宮飲宴,《宋史》記載趙構對其“眷禮深篤”、“屢賜其名馬、寶劍等”。

紹興二十一年即1151年韓世忠病重後主動上表,想辭去所有官職和封號,不僅被趙構拒絕,反而在當年八月拜韓元帥爲太師。

同年韓元帥病故於臨安行在,時年六十二歲,後又獲贈通義郡王。

當時44歲的趙構再次賜書韓元帥後人“忠勇”二字條幅,算是貫徹始終、取得圓滿。

具體到南宋初年,主要抗金將領們陸續凋零就是當時的必然性,比如岳飛遇害、張俊倒戈等等。韓元帥既沒有堅守主戰,也沒有委身主和,這種立場在當時能夠繼續榮耀並且得到善終,屬於非常幸運的。

韓元帥除了入過“原始股”,算是對宋高宗趙構有“救命之恩”——得到“忠勇”的終身評語。更重要的是韓元帥多年征戰,但卻從不提“直搗黃龍、迎還二帝”。

最後,“風波亭”並未出現在《宋史》等正史之中,嶽元帥遇害的地方其實是南宋臨安行在的大理寺獄中。

沒有僥倖的從龍登基,沒有趙構的網開一面,沒有提前解除兵權,韓元帥恐怕也會出現在“風波亭”,這一點估計主和派們早已暗示過韓元帥:“風波亭”裡足夠寬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