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挖到了!武漢這些地方興起“化石熱”

近日,部分武漢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帖,稱在蔡甸伏牛山、光谷花山等地挖到大量三葉蟲、腕足等古生物化石,這些“地球寶藏”引發全網圍觀和好奇,在社交平臺上掀起一波“化石熱”。

不少網友曬出在武漢各地挖化石的經歷

“4億年前的海洋生物化石,在武漢蔡甸採到了”

“武漢化石新點位!衝!”

“遛娃挖化石,今天我們COS黃金礦工”

長江雲新聞記者發現,在相關網帖評論區,不少網友紛紛留言“求位置”,或是分享自己挖“化石”的經驗。還有網友詢問,難道武漢隨處可見億年前的化石羣落?這些化石真的可以隨便帶回家?有沒有可能在這裡挖到恐龍化石?帶着這些問題,記者到近期網友推薦最多的化石點位——伏牛山,進行了實地探訪。

4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在武漢真的隨處可見?

根據網友分享的定位,記者來到武漢市蔡甸區大集街道龍泉村,發現所謂的化石羣落就在伏牛山附近的一處工地旁,這裡地勢較爲平坦,地上分佈着密密麻麻的巖塊,周圍還有幾個石堆。記者挑選幾個較爲鬆散的巖塊,小心翼翼地敲打,果然發現一枚帶有貝類痕跡的化石。

長江雲新聞記者在伏牛山撿到的印膜化石

“這是一枚腕足動物的印膜化石。伏牛山這一帶比較常見的化石有腕足類、雙殼類、腹足類、三葉蟲和角石等,可能還有少量魚類化石。”看到記者發來的圖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韓鳳祿介紹:“這些化石產生於4.4億年前的志留紀,當時武漢地質時期處於淺海。經過長期沉積和構造運動,地殼擡升,再加上風化剝蝕,大量志留紀地層中的古生物化石就慢慢露出‘真身’,被我們發現。”

網友曬圖

韓鳳祿介紹,這套地層在武漢分佈較廣,例如江夏的茅店山、青龍山,因此類似化石也較爲常見,相關研究記錄也非常詳細。他對記者說:“伏牛山的化石大多較爲破碎,茅店山的化石種類相對更加豐富、保存完整度較高,以前我們經常帶學生過去實習。不過,出於安全考慮,現在相關部門已經將山體保護起來了。”

說到這裡,韓鳳祿也特別提醒,在野外挖化石也要注意觀察周圍環境,不要去易引發山體塌方的區域,更不要使用機械或其他動力工具挖掘古生物化石。

至於武漢能不能挖到恐龍化石?韓鳳祿透露,恐龍生活的時期是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大約2.2億年至6600萬年前,因此,志留紀的地層肯定不會發掘出恐龍化石。“在武漢還沒有發現能產出恐龍化石的地層,位於十堰的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羣,有白堊世的恐龍蛋化石,附近也發掘過恐龍骨骼化石。”

湖北十堰發掘出的結晶的恐龍蛋化石

將古生物化石帶回傢俬藏

是否存在法律風險?

記者梳理髮現,其實從2022年開始,去武漢城郊挖“化石”的風潮已經開始流行。一位市民楊先生告訴記者,因爲孩子對古生物化石有非常濃厚的興趣,這幾年,他經常帶着孩子去各地挖化石。起初是參加科研機構組織的化石研學活動,後來攢夠了一定的“經驗值”,就乾脆根據網友分享的點位自行前往“尋寶”。

2022年 市民楊先生帶孩子在茅店山挖到的化石

“伏牛山還沒去過,打算以後有時間去。自從茅店山進行封閉管理後,我們也在尋找更新的化石點。”楊先生介紹,相比書本或博物館的科普,自己挖掘化石,真正觸摸到這些“地球寶藏”,更能提高科學素養。

但這些古生物化石真的可以隨便挖、隨便撿嗎?對此,記者詢問了武漢市蔡甸區礦產資源管理總站的工作人員,對方介紹,伏牛山這一帶出露的三葉蟲、腕足等化石不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不在保護範疇之內,科研價值也不高,且產出量大。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市民少量挖掘並帶回家作爲紀念品收藏,沒有問題。

法律人士指出,根據我國自2011年1月起施行的《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或者數量稀少的古生物化石,應當列爲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包括已經命名的古生物化石種屬的模式標本,保存完整或者較完整的古脊椎動物實體化石,大型的或者集中分佈的高等植物化石、無脊椎動物化石和古脊椎動物的足跡等遺蹟化石,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確定的其他需要重點保護的古生物化石。如果市民發現了以上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一定要向相關部門進行報備。

如果發現罕見古生物化石

市民應該怎麼做

“只有在地層中發現罕見古生物化石,才具備一定科研價值。”韓鳳祿介紹,古生物化石的採集和發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即便是科研人員,發現珍貴化石的機率也並不高,市民出於興趣愛好,進行短期發掘很難有重大發現。

不過,韓鳳祿也指出,此前,很多重要化石都是當地村民、業餘愛好者發現,再向古生物研究人員提供線索,這對古生物學的發現研究有很大幫助。他通過長江雲新聞呼籲,“如果市民發現比較罕見、具有科研價值的化石,不要自行採集,最好第一時間聯繫博物館、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專業人員前去查看。”

長江雲新聞也希望政府和社會各界加大對古生物化石保護法的宣傳力度,同時提供合法的科普渠道和體驗項目,讓民衆在瞭解科學知識的同時,樹立起正確的文物保護意識。

(長江雲新聞記者 黃樂毅 陳亞曦)

(來源:長江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