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食查驗率不到0.5% 民團轟糖衣謊言

民間團體及立委抨擊,我國對福島水產品的進口檢驗不如南韓,且政院聲稱100%逐批抽驗,實際比例卻不到0.5%,形同包着糖衣的謊言。圖爲臺北市民衆至日本品牌超市選購來自日本的商品。(陳君瑋攝)

蔡政府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民間團體及立委昨抨擊,我國對福島水產品的進口,不如南韓要求測到放射性物質「銫」,就須加測「鍶90」;且政院聲稱100%逐批抽驗,但每批貨物件數可能高達上萬件,現行抽驗辦法卻是超過3千件最多隻抽15件,比例不到0.5%,所謂逐批抽驗,形同包着糖衣的謊言。

行政院長蘇貞昌前天赴立法院進行日本福島食品專案報告並備詢時指出,臺灣絕對不會進口核食。

時力立委陳椒華昨指出,「食品及相關產品輸入查驗作業要點」對於福島五縣市食品,雖宣稱會百分百逐批抽驗,但若在其他縣市加工就不會逐批查驗。例如福島草莓送到東京工廠製成果醬,產地就會變成東京而非福島,明顯是食安漏洞。

在抽樣數量部分,陳椒華說,查驗作業要點明訂,整批貨物件數若超過3千件,抽驗樣本數最高就是15件。換言之,單批貨物即便爲5千件,也僅取樣15件,比例僅0.3%,表面說是逐批抽驗,實際卻是包着糖衣的謊言,用專業包裝欺騙國人。

陳椒華更說,南韓不僅未進口水產品,對於其他食品只要測出「碘」0.5貝克或「銫」1貝克以上,就會要求追加其他17項放射性同位素證明書,其中包括半衰期達29年的「鍶90」,該元素一旦被吸收將增加罹患白血病、骨癌風險,政府有必要設法檢測,否則愛吃日食的人得白血病、骨癌機會將會較高。

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百分百逐批抽驗並不代表每一樣產品都會拿出來驗,否則業者引進的產品都得報銷。抽驗的原則是根據長年以來的經驗,以及產品風險而訂。

「校園午餐搞非基」共同發起人黃嘉琳指出,福島核災發生迄今已11年,但從這次解禁看來,政府對日本的食安風險評估、管理、溝通機制並沒有做好功課,也未建立獨立檢驗、研究機構,要求政府應成立類似歐盟ECFA的獨立、透明的食安風險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