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組產業控股如何提高成功率 資誠點出四大關鍵

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透過合組式「產業控股」擴大規模,藉以增加競爭力,業界關注該如何提高成功機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林鈞堯23日建議,企業在評估與挑選合組夥伴時,可就四大面向進行思考。

「產業控股公司」可以幫助企業透過集結資源、打國際杯,組織架構上,也就是設立一個純粹控股的母公司不具有任何業務性質,只負責監督與管理旗下各自獨立的子公司,不干涉子公司的經營,加入的企業仍可保有自己的管理文化與制度,有助於團隊穩定,降低因組織變動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讓企業在保有各自的自主性下,集結衆力。

法規面上,合組式產業控股是企業併購的一種方式,所採取的方式主要是股份轉換,一方面讓公司之間仍然可以保持獨立,不會產生吸收式併購必須消滅某一方的狀況,股份轉換也可以保證新公司的成立不會受到少數股權的影響而破局,主要是想擴大企業規模,增加競爭力。

若想要提高合組後的成功率,林鈞堯建議,挑選合組夥伴時,有四大面向須注意,首先,合組雙方均爲上市櫃公司較佳,有法規作爲共同的公司治理與資訊揭露標準,有助於在合組初期建立各方信任,避免或儘可能減少可能影響信任關係的模糊地帶,影響後續企業營運的綜效。

林鈞堯指出,第二,發起企業家數先求穩,不求多,因爲合組產業控股是一個打羣架的概念,但合組產業控股公司的發起企業不宜求多,大約2-3家以內,初期先建立穩定的產控平臺,再逐步開放給其他有興趣的企業加入,若發起企業如果家數太多,有可能會因爲衆口難調而提高內部管理的難度。

林鈞堯強調,建立穩定的產控平臺,是合組產業控股的重要關鍵,合組的各方企業能否穩健地攜手前進,能否從中複製出更多成功案例,讓評估加入的企業或其他產業界對合組產業控股有更大的信心,對於未來產業控股的大環境,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第三,本身規模或市場地位接近的企業,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暨聯盟事業副執行長遊明德指出,合組產業控股是不同企業透過「換股」而成,若合組各方的規模過度懸殊或者市場地位落差太大,容易在換股比例與董事會席位的協調上造成困難,如規模太小的企業計算出的換股比例可能無法在董事會中取得席位,不如直接「被併購」。

第四,有一方企業家願意擔任「共主」的角色,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策略長林一帆指出,合組產業控股的初期需要建立控股董事會內的信任基礎,因此共主人選需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也需要具備建構願景的能力,對於合組產業控股之後的企業發展有明確的方向感與競爭策略,或者規劃中長期發展目標的能力。

林一帆解釋,合組產業控股與併購最大的不同在於並不存在傳統併購交易中「賣方出場」的情形,而是合組各方都在控股公司董事會內擔任董事,因此共主的角色對於能否建立信任與共識、進而帶動未來企業整體的發展,扮演關鍵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