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歷史旅行社 應限制節日接團

數百名臺灣旅客在越南富國島旅遊遭丟包,引發爭議。消基會副董事長徐則鈺直言,觀光署處理方式太消極,針對年代旅遊這種有「黑歷史」的旅行社,應當限制其在大節日接團的人數與次數,而非等出事了再要求賠償;觀光學者則認爲,觀光署年前針對旅行業例行檢查時,就應公佈這些有債務或跳票行爲的風險業者。

徐則鈺表示,過去官方處理旅遊糾紛的方式,是要求旅行社放一筆擔保金給品保協會,出事再動用這筆擔保金賠償旅客。但若受害旅客的人數多、受損金額大,夠不夠賠償還是問題,且官方認爲「有賠償金就夠了」的想法也太過消極。

徐則鈺表示,對於有風險的旅行社,觀光署應有所掌握、事前把關,而非消極地等旅客回臺後求償,並研議適合的方式防堵業者更名「脫殼」,避免旅客一再受害。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則說,若觀光署提起團體訴訟,屆時消基會將承接團訟的工作。

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劉喜臨認爲,觀光署應緊盯業者負起相關責任,甚至年前針對旅行業的例行檢查時,就應公佈這些有債務或跳票行爲的風險業者,避免風波擴大。

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陳家瑜表示,觀光署年前雖然有盤點旅行業營運狀況,但從這次事件看起來還是有疏漏,且可以發現每次發生類似事件都是在旺季。疫後旅行業者正從低谷重新出發,體質上還很脆弱,觀光署在稽查旅行業財務狀況應更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