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媒體:西方無法阻止中國技術崛起
來源:環球時報
黑山Meer雜誌12月15日文章,原題:西方對中國技術崛起感到恐懼 中國是全球新興數字技術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市場。近年來,中國快速、大規模地運用新興技術,包括人工智能、5G、物聯網和區塊鏈等,並進行大量投資,爲其經濟增長和全球影響力作出巨大貢獻。目前,中國快速的技術進步在當代地緣政治競爭中發揮着主導作用。過去幾十年,中國已從一個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崛起爲經濟強國和創新研究中心。
這一新進展讓西方國家,尤其是傳統意義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萌生危機感。美國及其合作伙伴擔憂中國利用技術挑戰他們的許多利益和價值觀。中國在5G、無線技術、人工智能、電網網絡安全、監控技術、半導體、生物技術、金融技術以及太空技術發展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引起西方國家的擔憂。
在正在進行的經濟和技術競賽中,美國必須與中國競爭,而非遏制。儘管從中國的儒家傳統和歷史經驗來看,中國有意致力於和平的科技發展與合作,但該國也不得不做好準備,應對與西方國家,特別是與美國的合作所帶來的各種挑戰。
對此,北京方面顯然認爲,通過加快技術發展和高質量產品生產領域的創新,可以避免美國和歐盟的保護主義可能造成的經濟困難,並通過進一步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成爲世界經濟更強大的引擎。中國人常說:壓力產生動力。對中國施加新的經濟壓力和技術制裁,將進一步激勵和推動中國的科技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從而給本國的產業和人民帶來變化。
不久前,中國完成了一項複雜的太空任務,將探測器送上了月球背面,並採集土壤樣品帶回地球。在圓滿完成上述任務後,中國宣佈願意與其他國家分享科學知識和成果,這是中國所傳遞的進一步加快發展的理念,給世界提供不同於美國的願望和意圖的另一種方案。
事實上,中國在經濟學、遺傳學、核聚變、太空探索和應用量子物理學方面非常精通,在軍事航天技術方面佔據優勢,在電動汽車方面也取得長足進步。根據澳大利亞智庫的一份報告,在44項關鍵技術中,中國有37項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美國在生物技術的開發和商業化方面一直佔據全球主導地位。
毋庸置疑,中國的生產力將繼續以高於美國的速度增長。美國和盟友幾乎無法減緩中國生產力的增長,因爲這種增長對美國及其盟友控制的技術依賴並不多,而此類增長也會給美國和盟友的先進工業帶來好處。如果中國能夠將質量、創新和價格結合起來,它就能成爲創新領導者,而這正是創新型中國的威力如此之大的關鍵原因。
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其成爲全球的主要參與者。許多西方國家對中國的進步保持警惕,以爲這可能威脅到它們自己的產業和就業。儘管西方媒體在對中國崛起的恐懼和擔憂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這阻止不了中國的技術進步。實現創新對等後,中國在先進產業方面將更加自主,也更不容易受到西方制裁和其他試圖抑制中國的貿易工具的影響。
不過,中國在許多領域尚未全面領先。中國企業和行業的創新能力不如一些西方國家。因此,在很多方面,中國正在迎頭趕上。在機牀、計算機、光伏、電信設備、高速鐵路、船舶、無人機、衛星、重型設備等領域,中國有潛力成爲全球競爭力的技術複雜產品生產國。若中國能成爲機器人、電動汽車、飛機、半導體、電池、製藥等領域的創新領導者,或將主導全球經濟。
與此同時,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投資,這將爲發展中國家創造更多的經濟機會,降低發展中國家人才前往西方國家的願望(也許還會減少移民)。這些國家的資金或許不再大量流向西方,而是重新投資於本國。中國所付出的努力,旨在捍衛和改善當前的國際秩序。(作者納迪亞·巴托克,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