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果短劇暫停上新,但沒停止狂奔

文|蘭傑

編輯|喬芊

2024年年末,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北京市廣電局聯合約見字節旗下紅果短劇(簡稱“紅果”)的主要負責人,表示對於廣電總局發佈的三個管理提示——規範中老年題材、“霸總”類微短劇以及微短劇片名,紅果並未落實到位。

事實上,早在一個月前,行業就已經對廣電總局的相關規定作出了反應,不少短劇廠商開始規避相關題材,或者給原本的霸總短劇改名再上線。但紅果卻沒能及時規避相關問題,這某種程度上側面印證了它的飛速增長難以踩下剎車。

隨後不久,紅果通過官方賬號迴應稱,將進一步完善審覈制度,並表示即日起5天內,停止上線新的劇集。

被約談、暫時停止上線新劇,對於紅果來講都只是小的插曲。

此前有媒體報道,紅果本來的用戶規模目標是2024年年底日活5000萬,但該目標已經被快速完成了,於是其制定了年底日活1億的新目標。

而據QuestMobile 發佈的相關數據,2024年9月,紅果以1.2億MAU、同比1045.86%的增長,位列App用戶規模增長TOP榜(億級)的榜首,且在一衆短劇App中處於斷層領先的狀態。

番茄小說用了四年的時間,實現了近億的日活和近2億的月活,而紅果即將追上這一成績的時間,不過一年多。

從番茄小說中“長出”的紅果短劇

從內容、到團隊,再到商業模式,紅果短劇與番茄小說可謂是一脈相承。一位瞭解紅果的網絡內容行業人士告訴36氪,紅果是番茄業務線做的,在紅果成立之際,不少構成人員都是從番茄小說抽調過去的。

某種程度上,紅果短劇就是番茄小說的延伸,而前者的成功也是建立在番茄小說的基礎之上。

有行業人士表示,跟紅果長期合作的短劇製作公司過去一年的爆款中,番茄小說IP的佔比很高。

以產出過諸多爆款短劇的原上慕光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爲例,其旗下頗具代表性的《哎呀!皇后娘娘來打工》、《厲總,你找錯夫人了》等短劇,原著皆在番茄小說上可查,其與紅果的合作也頗爲密切。

打開紅果短劇的App也不難發現,平臺上許多短劇還來自番茄小說的原創IP。

正因爲如此,一家以紅果爲主攻平臺的短劇公司向36氪表示,在平臺上感受到了一點“內容壟斷”,具體體現爲番茄小說改編來的短劇更容易上線、更容易獲益。

在創作端,番茄小說也直接打通了與短劇的連接路徑——一些題材被允許、作品數據和質量表現較好的作者,可以直接在番茄小說網的作家專區,將自己的IP改編爲短劇劇本,將兩份錢裝在同一個口袋裡。與之相對應,已經有不少網文作家成功轉型成了短劇編劇,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月入過十萬的收入。

前不久,紅果短劇還公佈了2024年11月的單月“劇本分賬”金額,超過了2600萬元。去年6月,紅果首次披露分賬金額超1億元,9月超2億元,11月則達到了3億元以上。

紅果之於番茄小說,就像是騰訊視頻之於閱文,增加了IP變現的渠道,包括一些難以被改編成影視劇的中腰部IP,進而也增加了盈利空間。

而對於紅果來講,有了番茄小說這個內容富礦,可以豐富平臺內容,儘可能降低IP版權帶來的成本。經過番茄小說驗證的IP,在短劇上再火一遍的概率也會更高。

紅果兼番茄小說的版權合作負責人袁子超曾在去年11月表示,目前紅果每月上新1000多部短劇,共上線超過1.5萬部短劇。

紅果的開發公司爲北京筆墨留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筆墨留香”),現任法人爲莫少君,歷史法人爲張超。而張超是字節旗下番茄小說和今日頭條業務的負責人。

這也就不難理解紅果爲何在付費短劇正當道的時候,果斷地選擇了免費模式,同時將廣告作爲主要收入來源,促進了平臺的快速擴張。

將番茄小說的商業模式快速複製一遍,紅果走了一條捷徑。

字節大家族的一員

有媒體報道稱,字節內部給予了紅果大量的流量扶持以及商業化扶持。流量一向是字節系產品的利器,但如果只將原因籠統地歸結於流量,還不足以解釋紅果的飛速增長。

更本質的原因在於,抖音某種程度上已經可以被視作一個短劇平臺——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10月,抖音平臺短劇內容的滲透率達到了66.1%——這意味着它和紅果本身就有高度重合的用戶。

與此同時,抖音還有精準的推流手段。一位從事短劇推流工作的人士向36氪表示,抖音針對不同的用戶和視頻內容都會打上標籤進行分類,且標籤劃分得十分細緻。從她的經驗來看,這個短劇是屬於男頻、女頻,題材是閃婚、還是虐戀,平臺都可以精確劃分投放。

紅果自身也在字節系的投放上發力,且力度頗大。ADX行業版數據2024年11月的數據顯示,近90天以來《紅果短劇》投放渠道主要爲穿山甲聯盟(字節旗下的廣告平臺)、西瓜視頻、番茄小說、今日頭條等。截至去年11月4日,紅果共投放213萬+組素材,使其一度霸榜App Store免費榜19天。

爲了保證用戶留存和活躍度,紅果採用了字節系產品的老方法,即用戶可以通過看短劇、看廣告等方式領金幣,積累到一定額度之後可以提現。

依賴廣告作爲主要營收,紅果也在儘可能平衡廣告加載和用戶體驗,不會一開始就將廣告放到短劇中。有多位用戶表示,大概看了六個小時的短劇後,纔會有廣告出現。

此外,與番茄小說一樣,紅果內部設置了抖音電商的入口,可以放大抖音電商的流量,也可以讓前二者多一個變現途徑。 此前《晚點LatePost》曾報道過,對於創新業務,字節越來越注重它們和“主幹業務”的協同性,通俗來講,就是看一個業務能否和抖音與抖音電商這兩個主幹業務互相幫上忙。

而就像番茄小說的出現,重構了網文行業的商業模式,紅果的出現,也在重構短劇行業的商業模式。

以閱文集團爲代表的傳統頭部網文公司堅守的IP護城河,在被番茄小說攻破。後者去年拿出了《十日終焉》、《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等網文神作,且相繼與騰訊視頻、愛奇藝達成改編合作。

如今紅果的出現,讓番茄系產品攻向閱文乃至騰訊視頻的矛更加鋒利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長視頻平臺都表現出短劇帶來的焦慮,擺出防守姿態,做起了十分鐘的短劇,如今越來越短的電視劇劇集也是例證之一。

紅果暫停上新不久之後的1月7日,字節傳出了新的短劇進展——已經成立了海外短劇業務團隊,並已在海外上線一款名爲“Melolo”的短劇APP,同樣主打免費模式。短暫地按下暫停鍵後,字節的短劇業務仍在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