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備訓練不足 如何做國軍後盾

(圖/本報系資料照)

《華盛頓郵報》近日報導,指稱我國國軍希望建立專業後備力量,以做爲15.5萬現役軍人後盾。但恢復「徵兵制」將役男服役時間從4個月提升至1年,就能提升廣儲後備戰力的目標嗎?

首先就役男人數而言,以今年年滿20歲正常入伍役男人數計算,約7萬人可徵召入營。然而,臺灣正面臨少子化問題,去年新生兒人數僅13.5萬,約略計算20年後可徵召入營的役男人數減少至4萬人,因此想藉徵召義務役補充國軍兵員不足,只能解一時燃眉之急,卻非長久之計。

其次就義務役新訓量能而言,國軍自2013年將役期由1年改爲4個月,新訓的能量已經斷層。當年有新訓經驗的基層幹部,如今不是退伍,少數尚留軍中的也都晉升中高階幹部,對新訓經驗可說已經歸零。

再來就訓練效果來看,一位役男從新兵入伍到能執行作戰任務,首先要有2個月的新兵入伍訓練,之後再依據擔任的職務實施專長訓練,如機槍兵就要4周,更高階武器裝備如通信、化學、電戰、飛機、雷達等裝備,就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訓。但目前這些專業訓練若非場地不足就是專業教官不夠,等到排到訓練,完訓出來可能1年役期也屆滿準備退伍。

由於以上種種因素造成訓練資源不足,卻要求見到訓練成效,因此基層幹部留營意願低落。要解決國軍「編現不足」的問題,不是光靠將義務役延長爲1年就可以解決,如果配套措施沒有做好,只是浪費役男人生寶貴青春年華1年的時間而已。

因此,有關於《華盛頓郵報》稱國軍希望建立專業後備力量以做爲現役部隊的後盾,俗語說「理想美滿,但現實是骨感的」。後備部隊的戰力根源於服役時的訓練成效,國軍過去將役期改爲4個月曆經近10年時間,這意味着曾歷經1年以上兵役訓練的後備軍人,目前的年齡都快超過40歲,較年輕的後備軍人幾乎都只有4個月的兵役訓練,要將這些在戰時只有1周時間可實施動員編成、臨戰訓練的後備軍人,訓練成可執行作戰任務的士兵,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建軍不是一蹴可成,就算現在入營服役的役男都能接受精實的訓練,國軍想要達到廣儲後備戰力的目標,最少也是10年後的事。

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的國安顧問歐布萊恩表示,臺灣應增加國防支出至GDP的5%;曹興誠找黑熊學院沈伯洋等人拍攝《零日攻擊》的電視劇,政府還爲此花了1.1億公帑,以宣揚「認知作戰」,但國軍不能僅靠砸錢看電視就可以建立戰力,訓練是吃苦流汗的,戰場是殘酷流血的,如果沒有「該犧牲就犧牲」的意願,那是無法建立國軍戰力的。(作者爲陸軍退役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