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硐《映魂》公演 淡江、臺大師生完成礦工樂舞三部曲
淡江與臺大非音樂、非舞蹈科系的通識課程學生,今天在猴硐演出《映魂》,歷經3年完成「礦工樂舞三部曲」演出。圖/臺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提供
淡江與臺大非音樂、非舞蹈科系的通識課程學生,今天在猴硐演出《映魂》,經過3年的創作,終於完成「礦工樂舞三部曲」演出,爲臺灣高教史創下難得又令人感動的成就。
新北市瑞芳區猴硐近幾年因一羣老礦工,用老人年金創辦「猴硐礦工文史館」,7、80歲老礦工每天向遊客講述自身的生命故事,成爲「全世界最忙碌最有活力的老礦工」。
這羣老礦工的熱情感動了許多高中生和大學生, 淡江和臺大學生2022年冬夜,首次爲老礦工創作共演《返照》,當年在猴硐瑞三整煤廠的歷史空間演出時,讓老礦工們感動落淚。2023年第二批學生創作演出《回望》,首次樂舞演繹說出女礦工的故事。
今天第三批淡江及臺大非音樂、非舞蹈科系的通識課程學生,聯合創作演出熄聲、晟晞、礦‧望、徊想和煥魂5首曲目,情懷氛圍與創作心血讓老礦工、藝文人士及在地民衆看得入神,學生演出完也感動表示收穫良多。
淡江大學「身體語言與環境探索」課程副教授吳文琪表示,連續3年跨校聯合創作共演是很高難度,也很辛苦的挑戰。前兩屆學生在課程結束後的回饋,都表示深受感動,讓她與臺大創新設計學院「音樂設計與創新應用」課程老師蔡佳芬一直堅持下去。
吳文琪說,猴硐礦工文史館今年曆經「熄燈」危機,兩人人一度擔心無法再開設課程,所幸礦工文史館後來延續經營,讓同學們纔有今年學習成長的機會,也讓同學能透過創作演出,瞭解當年的黑金歲月與時代價值。
蔡佳芬表示,因爲學生不具音樂與舞蹈專長,「代代有新人,處處須磨合」,要在兩個月的課程時間創作公演是極大挑戰。三年來看到每批同學結合各自專長,將感動化作創作養分,詮釋礦工爺爺奶奶的生命故事,再反思自身家庭關係而成長,覺得這樣的跨校合作課程深具意義,期待帶給更多觀衆啓發,並向礦工先輩們致上最高敬意。
淡江與臺大非音樂、非舞蹈科系的通識課程學生,今天在猴硐演出《映魂》,歷經3年完成「礦工樂舞三部曲」演出。圖/臺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提供
淡江與臺大非音樂、非舞蹈科系的通識課程學生,今天在猴硐演出《映魂》,歷經3年完成「礦工樂舞三部曲」演出。圖/臺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提供
淡江與臺大非音樂、非舞蹈科系的通識課程學生,今天在猴硐演出《映魂》,歷經3年完成「礦工樂舞三部曲」演出。圖/臺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提供
淡江與臺大非音樂、非舞蹈科系的通識課程學生,今天在猴硐演出《映魂》,歷經3年完成「礦工樂舞三部曲」演出。圖/臺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提供
淡江與臺大非音樂、非舞蹈科系的通識課程學生,今天在猴硐演出《映魂》,歷經3年完成「礦工樂舞三部曲」演出。圖/臺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提供
淡江與臺大非音樂、非舞蹈科系的通識課程學生,今天在猴硐演出《映魂》,歷經3年完成「礦工樂舞三部曲」演出。圖/臺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提供